危险性及被害性_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pdf

危险性及被害性_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专题之三 [文章编号]1006-1509-(2009) 05-68-05 危险性与被害性: 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 衣家奇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210009) [摘要] 在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人身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传统犯罪学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并不适合未 成年犯罪人的人身特征描述。人身危险性只是未成年犯罪人外在的人身特征,对犯罪生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未成年 犯罪人具有的被害性特征,关注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人身特征;人身危险性;被害性 [中图分类号] D917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我们谁都不愿接受却又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领域一 直都呈现出足以使人无奈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种种研究几乎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所有相关 2 问题,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乃至生理学、医学等学科角度,揭示了 0 0 未成年人之所以会犯罪的众多且复杂的可能原因。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由复杂的致罪因素形 9 年 成的原因巨阵,又似乎失去了方向,甚至会感叹:如果连遗传、气候和微量元素都可能导致犯 第 罪,那么还有什么不会是犯罪的原因?同样尴尬的是,即便我们了解到有许多因素能够真实 5 期 地诱发稚嫩心灵,走向犯罪深渊,但我们并不清楚这些因素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或组合方 式,在什么程度上作用于什么样的人。然而,更尴尬的事情还不是这些认识上的有限,而是我 2 们情感与理性间的无奈。正如这样的共识:由离婚导致的家庭生活不正常是部分未成年人犯罪 0 0 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们既不能指望单亲子女不受这种因素影响,更不能指望天下有子女的夫 9 年 妻不能离婚。综观未成年人犯罪研究领域,我们似乎对研究对象已经有足够深刻而广泛的了 9 月 解,但现实并未因此而有些许的改观,现有的研究并未能给社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分析 工具和实际可行的行动策略,正如法国学者乔治·比尔所言:“我们不得不认为犯罪学还没有 对人们所期待的问题作出果断的回答。”[1]总之一句话,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既十 分重要,又难有突破的研究领域。 好在我们可以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以及理论特点上找到从上述尴尬中得以解脱的合理理 由。从肯定意义上讲,犯罪学只是一整套理论解释工具,它是一门事实学,并不是一种有关操 作规范的科学,它旨在揭示犯罪现象生成、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从而为社会预防犯罪提供可 行性的思路。但犯罪学研究的功能只是对犯罪以及犯罪预防进行实证、分析或是批判,并不能 决定社会采取什么样具体的犯罪预防操作。不过也不能就此丝毫减弱理论研究的责任,未成年 人犯罪研究理应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有效的指导。正因如此,对以往研究的思路、范式进 行适当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青 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实际上肇始于青少年犯罪研究,后来鉴于“青少年”概念的含混性, 少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逐渐被提倡,凸现于犯罪学研究当中。至今,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以其研究 年 犯 罪 [收稿日期] 2009-06-03 问 [作者简介] 衣家奇,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 题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06JZD0010)之子课题“未成年人 犯罪的犯罪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68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专题之三 对象、犯罪生成规律以及预防的特殊性,已经成为犯罪学领域中相对独立的一块研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