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二、犯罪既遂 三、犯罪预备 四、犯罪未遂 五、犯罪中止 六、思考题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Survey of the Suspended Situation of the Intentional Crime)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念 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因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停顿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的一般发展过程: 犯罪目的的确定 为犯罪做准备 实施具体犯罪并完成犯罪 2、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类型 (1)完成形态的犯罪 犯罪既遂 (2)未完成形态的犯罪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3、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模式 4、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1)间接故意犯罪只存在犯罪既遂形态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情节犯 举动犯 结果加重犯 5、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基本的犯罪构成 修正的犯罪构成 二、犯罪既遂(the Situation of the Accomplishment of Crime)1、犯罪既遂的概念 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犯罪形态 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 齐备法律明文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 错误的判断学说: 结果说 目的说 2、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 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 结果犯——以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志 危险犯——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 举动犯——也称即时犯,行为人一着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成,符合全部构成要件,而构成犯罪的既遂 3、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 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规定的是既遂犯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对既遂犯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须注意,构成要件的完备,无时间长短的要求,一旦具备构成要件,就意味着犯罪既遂,不能因脱逃后被抓回来,或被盗后马上追回赃物,而认定为未遂。 三、犯罪预备(the Situ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for Crime)(一)犯罪预备的概念 刑法第22条 行为人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二)犯罪预备的基本特征 (三)犯罪预备的认定 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 (四)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预备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犯罪,不予判刑;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就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个别重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大的,也可以不从轻、减轻处罚。 四、犯罪未遂(the Situation of the Attempt of Crime)(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刑法第23条 行为人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形态 (二)犯罪未遂的条件 1、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与犯罪预备相区别) 实行行为——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客观的行为方式、方法 已经着手——行为人已经开始进行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进行实质性的侵害(而不仅仅是威胁) 着手-----侵害法益的危害性达到紧迫程度时,就是实行行为的着手 几个“着手”的例子: 扒窃的着手:财物接触说; 入室盗窃的着手:进入室内时 杀人的着手:举刀就砍时,用枪瞄准被害人时 强奸、抢劫的着手:实施暴力时或胁迫具有紧迫性时 敲诈勒索的着手:只要发出胁迫就行 2、犯罪未完成 (与犯罪既遂相区别) 犯罪完成的判断: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标准 行为犯:以行为是否完成为基准 结果犯:以法定的结果是否发生为基准 危险犯:以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危险状态是否存在为基准 3、犯罪未完成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意志以外的原因:是违背行为人本意的各种客观的或者主观的障碍性因素 主要表现: (1)抑止犯罪意志的原因。即某种事实使得行为人认为自己客观上已经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从而被迫停止犯罪。 (2)抑止犯罪行为的原因,即某种情况使得行为人在客观上不可能继续实行犯罪。 (3)抑止犯罪结果的原因。即行为人已将其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委托指导股票买卖协议书范本5篇.docx
- 2024年营养指导员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1.doc VIP
- 程家惠《洋话汉音》(升级版).doc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保健刮痧师保健刮痧师(高级)考点巩固.pdf VIP
- 04大医传承二(1-32讲).doc
- Unit4NaturalDisasters词汇讲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保健刮痧师《保健刮痧师》高级题库考点(模拟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