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肛肠科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doc

66肛肠科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6肛肠科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肛旁溃口,反复流脓水,局部红肿疼痛或可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内,常因外感湿热之邪、饮食醇酒厚味、劳伤忧思、便秘等因素诱发。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2006年制定的“肛瘘临床诊治指南”。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常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症状:局部反复流脓、疼痛、肛门硬结、瘙痒。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状物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有且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肛门直肠镜检查、瘘道造影、直肠腔内超声、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 (二)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证: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证: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脓水清稀,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单纯性高位肛瘘切开挂线疗法 1.治疗原则: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去除病灶、引流通畅,尽可能减少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治疗的关键是清除感染的肛腺,将瘘管内感染的组织彻底清除。 2.操作要点:①探查内口:可采用指检法、染色法及探针法(最常用)等确定内口位置。②将探针自瘘管外口探入,沿瘘管走行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清除瘘道内腐肉或管壁,显露括约肌。③用丝线连接探针头端和橡皮筋,使橡皮筋或丝线自内口进入从外口引出,收紧橡皮筋或丝线紧贴至括约肌处,在自然状态下缩短2~5毫米。 3.术后处理 (1)术后每次排便后,中药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对症选用中药膏剂或同等功效的中成药外敷。 (3)术后7~10天如挂线未脱落,可再次紧线,在自然状态下缩短2~5毫米。 (二)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利湿 (1)推荐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黄柏、苍术、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萆薢、茯苓、栀子、车前子(包煎)、白术、茵陈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药熏洗技术:选用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熏洗肛门部患处,温度25℃~30℃,时间5~10分钟,先熏后洗(坐浴),便后或睡前使用,每日1~2次。 (3)中药外敷技术:选用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功效的药膏局部外敷,每日2~3次,每次3~5g。 (4)饮食疗法:饮食宜清淡小米、粳米、绿豆、空心菜、苋菜、黄瓜、冬瓜甘、温耗气甘、辛辣、温热损耗阴津和助火生热之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及《卫生部关于抗生素的应用指导》(2009版)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适宜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对水肿者,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2.情志调理:加强疾病常识宣教,正确认识疾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3.经常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劳累。适度下地活动、按揉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防止便秘。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拟定。 (一)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合。 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未愈。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二)评价方法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肛瘘瘘管存在情况、肿痛流脓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创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 (西安市中医医院)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