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pFind.PDF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pFind.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pFind

总 序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 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为社 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推动。 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 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 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 是批判。 的确,科学活动,特别是自然科学活动,比较起其他的人类活动来, 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断进步。哪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时候,科学却总是 进步着,即使是缓慢而艰难的进步。这表明,自然科学活动中包含着人类 的最进步因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堪称为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 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 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 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 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获得非与生俱来的灵魂。可以 这样说,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 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堪称为使人进化为现代人的“第一推动”。 近百年来,无数仁人智士意识到,强国富民再造中国离不开科学技术, 他们为摆脱愚昧与无知作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的科学先贤们代代相 传,不遗余力地为中国的进步献身于科学启蒙运动,以图完成国人的强国 梦。然而应该说,这个目标远未达到。今日的中国需要新的科学启蒙,需 要现代科学教育。只有全社会的人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以科学的精神和 思想、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作为探讨和解决各类问题的共同基础和出发点, 社会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和进步。因此,中国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是毋庸 置疑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科学已被公认是中国进步所必不可 少的推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精神也同样地被公认和接受。虽然,科 学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科学的价值和地位也更高了。但是, 毋庸讳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或某些特定时候,人们只是承认“科学是有 用的”,只停留在对科学所带来的后果的接受和承认,而不是对科学的原 动力,科学的精神的接受和承认。此种现象的存在也是不能忽视的。 科学的精神之一,是它自身就是自身的“第一推动”。也就是说,科 学活动在原则上是不隶属于服务于神学的,不隶属于服务于儒学的,科学 活动在原则上也不隶属于服务于任何哲学的。科学是超越宗教差别的,超 越民族差别的,超越党派差别的,超越文化的地域差别的,科学是普适的、 独立的,它自身就是自身的主宰。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精选了一批关于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世界名 著,请有关学者译成中文出版,其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科学的精神,科学的 思想,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从而起到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技 发展,对全民进行新的科学启蒙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为中国的进步作一点 推动。丛书定名为《第一推动》,当然并非说其中每一册都是第一推动, 但是可以肯定,蕴含在每一册中的科学的内容、观点、思想和精神,都会 使你或多或少地更接近第一推动,或多或少地发现,自身如何成为自身的 主宰。 《第一推动》丛书编委会 前 言 本书收集的是我的7篇演讲,它们反映了我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科 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第一篇演讲是40年前作的(具体情况我在下面还 要讲到),其余6篇是在1975年之后的10年中作的。正因为前后相隔几 十年,所以它们显示了一个科学家态度的变化(或成熟?)。 这些演讲都作过精心的准备,在内容的细节以及措词上也作过认真的 考虑。事实上,它们都是在一些重要的讲座上宣读的;收集在本书中时原 稿未作改动,只删掉了一些开场白。 Ⅰ 这些演讲大致上有两方面的内容。前4篇主要阐述美学和动机的问 题。其余冠有米尔恩、爱丁顿和史瓦西讲座的3篇演讲,虽然其部分内容 是介绍他们各自的经历,但也都间接地谈到了上述一般问题。特别是在卡 尔·史瓦西讲座的演讲中,主要讨论的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