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亿中流”与自主多边外交.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一亿中流”与自主多边外交

尼克松冲击与自主外交的提出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 1.日美贸易摩擦激化 1965年日本对美贸易出现黑字,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的 压力日增.1969年1月,尼克松发表讲话,要求日本对毛织品, 化纤产品的对美出口实行自主规制; 2.美国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对进口 商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迫使日元升值17%,日本产品 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3.越顶外交.1970年10月,日美首脑会谈时,约定在对华政策 上要紧密协商.但佐藤政权在8分钟前才得知尼克松访华.日 本被”出卖”了.内外交困的佐藤于1972年6月宣布辞职. 4.中国当时已开始回归国际社会.1970,10.加拿大;11月意 大利亚;12月智利;1971年11月,回归联合国. 尼克松冲击与自主外交的提出 谈判过程 1.公明党,社会党等在野党的作用,”竹入笔记”; 2.中国的复交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的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 日华和平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 3.不公开的三原则 中国默认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中国放弃战争赔偿; 不涉及钓鱼岛问题 尼克松冲击与自主外交的提出 中国的战略考虑 1,对抗苏联; 2,孤立台湾; 3,促进经济合作 谈判过程中的难点 1.”战争状态结束”?”不正常状态结束”? 2.日台断交以口头形式宣布;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后,大平正芳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 ”作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结果,’日华和平条约’已失去继续 存在的意义,并宣告结束,台湾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将不能维 持”. 3.”放弃赔偿权”?”放弃赔偿”? 4.日方对历史问题的表述.”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 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尼克松冲击与自主外交的提出 田中内阁的”自主外交” 1.美国的衰退促使日本推行独立自主外交 大平正方”我们曾经把基本方针放在与美国协调上,极力避免参加国际政治活动,然而美元地位的下降,迫使我们走自主外交的艰苦道路”. 2.基本特征 以不拉开与美国的距离为前提,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来体现日本外交的自主性,并把亚洲作为日本外交新领域的重点地区. 3.石油危机与能源外交 亲以色列外交→亲阿拉伯外交 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 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 “福田主义” 1977年8月,福田首相访问东南亚,发表了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的演说.核心内容: 1,日本决心奉行彻底的和平政策,不做军事大国; 2,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不仅要在经济,政治方面,而且要在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内建立起心心相印的信赖关系; 3,日本要站在”对等合作者”的立场,给予积极合作. 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障碍: 1,苏联反对”霸权条款” 2.自民党内反华亲台势力的阻挠 3.中国政局的动荡 推动力量 1.苏联的扩张政策 2.日本财界的战略 3.福田作为鹰派的有利条件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0月23日,邓小平访日. 一亿中流意识及其产生背景 到70年代末,日本社会发生全面转型,国际社会出现了”日本热”现象.1979年日本世界第一风靡全球.(美:沃格尔) 1.政治领域:由天皇制转变为以天皇为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建立和巩固了以”和平宪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确定了”经济立国”的和平发展路线; 2.经济领域:“战时统制经济”转向“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确立了以“行政指导”为显著特征的日本型竞争体系,构筑起资源与市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 3.外交领域: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以经济外交为主要手段的外交体系,辅之以包括“亚洲一员”,“西方一员”,“联合国外交”为内容的”外交三原则”,同时在周边外交,资源外交,援助外交中追求“日美对等化”与“全方位外交”; 4.文化领域:以和平主义思潮为主流,以“保革对立”为结构特征的社会意识结构,酿成了“忠于公司”为支柱的社会价值体系. 一亿中流意识及其产生背景 70年代后的新现象 1.”保革对立”弱化 从激烈的对抗转向协调关系,”总评”的春斗转向劳资协调. 2.”泛保守化”---”一亿中流”意识的产生 据日本总理府的抽样调查显示,1976年有90%的国 民对现有生活保有满足感.这种现象被称为”一亿 中流”,这种中流意识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满意,也 是一种维护既得利益的保守心理. 一亿中流意识及其产生背景 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保守政党及其政权的支持.70年代中期后, 自民党的支持率上升,革新自治体的地盘被自民党 等保守势力夺回; 第二,对”日美安保条约”和”自卫队”持肯定态度.所 谓”日美安保效用”论 .日美安保:1960年支持15%→1978年后66%支持 自卫队:1974年前不到半数,19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