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DOC

《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张思婉 教材分析: 本节是新教材改编加入到八年级上册的科学电学教学内容中去的,比之之前这样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的逻辑性。这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要让学生首先认识电荷,了解电荷产生的原因,这样再去认识电流的形成就更加水到渠成了。学生对于摩擦起电的体验有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这些体验中挖掘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电荷的转移,这对之后学生学习电流的形成会有很大帮助。静电现象是学生感受得到的具体事物,但是电荷的转移却是十分抽象的过程,如何将这个过程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就应该借助模型和文字材料,化抽象为具体,逐步分析,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消化吸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产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知道电荷间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科学探究: 学生对于科学探究有浓厚兴趣,乐于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并且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检验。 能预测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难点: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引课】 (活动设计意图:利用部分学生曾经看过或亲身体验过的静电球引起的人“怒发冲冠”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学习静电相关知识的兴趣) 【讨论】说一说你见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用塑料梳子梳过头发后,梳子会吸引头发。 【生】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可以吸引一些细小的纸屑(现场演示) 【生】冬天脱衣服时有时会听到衣服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看到蓝色火光 【生】冬天经常会和同学“触电” 【师】静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那么你对静电有哪些好奇的问题? 【生】静电是如何产生的?静电有危害吗?为什么那个人头发会都这么竖起?为什么冬天脱衣服容易看到火光而其他季节不会? 【师】那么我们带上这些问题来开启探索静电之旅。 【活动一】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事先准备好的保鲜膜竖直放置在手掌前方5厘米处 保鲜膜和手掌平行 保险膜和手掌间没有力的作用 2 将保鲜膜放于桌面上,用手摩擦几次,之后再重复上述实验1 保鲜膜会向手掌靠拢 保鲜膜经过摩擦后带上电荷,与手之间有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3 将经过摩擦后的2张保鲜膜面对面平行放置,之间相差5厘米 两张保鲜膜迅速分开 同样经过手摩擦的保鲜膜都带上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 (活动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小物件,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体会到摩擦是产生静电的方式,摩擦后会使物体带上电荷,电荷间有相互的作用存在,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题】那么摩擦是如何“起电”的呢? 【阅读材料】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正电,居于原子中心,不易运动,另一种是电子,带负电,在原子能高速运动。通常情况下戴正电的质子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数量相等,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会带上正电,丝绸会带上等量的负电。请你结合这段文字信息来解释上述丝绸和玻璃棒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和微粒模型)玻璃棒和丝绸原来不带电是因为它们自身内部带正电的质子数量和带负电的电子数量都是相等的不呈现带电性,但是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由于失去了一部分带负电的电子,所以显示带正电,而丝绸因为得到了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呈现带负电。所以摩擦使两个物体都带上了电荷,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 (活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在提供的文字资料和微观粒子模型等信息中去提取有用的信息来解释宏观现象,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利用材料信息的能力。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能将抽象的电荷转化为学生能够具体认识的事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由于信息量较大所以这个环节可以采用学生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将几处要点都提炼出来) 【问题】上述实验2中手和被摩擦后的保鲜膜之间相互吸引,而两张被摩擦后的保鲜膜之间相互排斥,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手和保鲜膜的摩擦,使手带上一种电性,保鲜膜带上另一种电性,两种电性相反,结果发现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生】而都被手摩擦过的保鲜膜带电性是相同的,结果发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结论】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活动设计意图:将摩擦起电的知识马上学以致用来解释一系列保鲜膜实验的现象,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摩擦起电本质这个知识点得到一个直接的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