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B“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分析.doc
MIB“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分析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爆发点。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专业型国际商务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双导师制”的培养出现了明显的缺位现象,探讨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从“师”、“生”和“体系”3个环节提出模式优化,力求达到双导师制的1+12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MIB;双导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31-02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商务专业人才,国家特设置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MIB)。近几年社会上的国际商务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因此,能够合理的利用“双导师制”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专业型国际商务人才至关重要。
一、MIB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国际商务纵向岗位设置,国际商务人员需要掌握跨国经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管理、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其中,国际商务基础知识、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语言基础学习,需要以系统的教授方式获取;而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运用能力要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熟练和固化,最终获得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因此,国际商务等专业硕士培养引入了“双导师”制度,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培养。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没有对校外导师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对校外导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校外导师管理的很多环节处于缺位状态。导师与学生间缺乏沟通机制导致职责划分缺位现象明显。同时,生源情况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差异,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有更强的自主意愿和相对明确的目标,使得“双导师制度”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培养效果。
二、MIB“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优化分析
(一)学生管理的优化路径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优化改革,首先要考虑招生环节的优化。入学考试应该针对考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进行有侧重的考查。应届毕业生重点考查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对于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应侧重其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教育部可以制定开拓招生渠道的计划,允许高校在典型企业设立试点实验班,设计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内容,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在入学前要对生源进行深入调研,这是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高校要在入学前了解应届生的专业知识背景,挖掘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的时间能力,充分了解即将入学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优势和就业意向等。观念的转变则体现在要以就业为核心导向,专业知识与实践实习并重。就业是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一切课程安排和实践计划都要围绕就业这个核心。同时,专业硕士不仅要单方面的注重实践,这样会忽视专业知识的教育,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宗旨,也会浪费校内导师学术专业知识指导方面的优势。
(二)双导师管理优化路径
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在确定需要进行研究生培养后,都要进行一定的上岗前培训,同时两位导师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情况,校内导师要将高校制度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信息告知校外导师。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合作。要明确双方的主要职责范围,即校内导师负责理论知识传授,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技能指导。与此同时,校内导师的理论教学中要渗透适应实践的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的教学模式,校外导师在时间精力允许的范围内也要参与理论教学。校外导师应该拓展实习实践方式,尝试观察式实习、体验式实习和项目制实习等方式,其中观察式也可以以课程教学的形式传授给专业硕士。
(三)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
培养体系要更加适应“双导师制”发挥双导师的优势,那么就要求培养方案和制度体系更加优化。培养方案改革中,要注意课程内容需要将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毕业环节要以项目为基础。也就是说整个课程内容、实践内容计划和毕业设计都要围绕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学生真正参与项目执行,同时为了项目执行制订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要相互渗透的培养方案。实现双导师制度不仅仅是“1个校外导师+1个校内导师”,而是“1+12”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同时,将校外导师管理中缺位的选拔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反馈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构建起来并不断完善与优化。
三、结语展望
“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培养的创新培养机制,是符合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和目标的培养模式。要从制度层面优化学生管理制度、明确两个导师职责和优化培养体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缺位现象和制度不足。这样才能够真正筛选并培养出既符合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又满足就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将两个导师的专业和实践优势有机结合发挥出1+12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健,韩忠燕.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