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P+了”句式表“过程”新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P+了”句式表“过程”新探.doc

“NP+了”句式表“过程”新探   摘要:“NP+了”表过程,是针对于“VP+了”表完整而言的,二者是相对的,而“完整”和“过程”恰好是两个相对范畴。本文从观察的角度重新分析这些现象,提出了“NP+了”表顺序的观点,同时从认知理论出发,辨析了“VP+了”、“NP+了”、“V着”之间的区别。本文意在阐述“完整”与“过程”是基于观察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对句法意义和句法结构都有影响。   关键词:完整;顺序;前景;动态/静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08-02   一、“NP+了”和“VP+了”   1.吕叔湘先生曾经讨论过“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这两个句子的区别。他认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表完成,“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表未完成。实际上这就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表达范畴:完整和过程。   2.“NP+了”现象和“VP+了”现象的区别。(1)“VP+了”现象表动作行为的完整,有结果,宾语可以提前。而“NP+了”表过程,没有结果,后面的宾语也不能提前。a1.他打人了。→人他打了。a2.他愁白了头。→头他都愁白了。在英语中,完成句的宾语也是可以提前的。They have finished the work.→The work have been finished by them.汉语没有词的形态的变化,汉语完成句宾语提前可能会使句子发生些许的变化(a2多了个“都”)。相反,表过程的“NP+了”不能做这样的变换。a3.这本书他看了三天了→三天了这本书他看了。a4.他吃了三碗了。→三碗了他吃了。(2)“NP+了”的变换式。a5.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这本书我看到第三天了。a6.他吃了三碗了→他吃到第三碗了。“NP+了”表示的是未完成的?^程,所以“到”某一个节点后还会有后续,事实上这也和数量短语的所表达的语义相吻合。数量短语表示基数和序数,在“VP+了”的句子里,数量短语表达的是基数,即整数;在“NP+了”的句子里,数量短语表达的是序数。即:a7.三天了=第三天了。a8.三碗了+第三碗了。(3)“NP+了”中“NP”的语义条件。不只是数量短语,凡具有“顺序”语义特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NP+了”的这样的格式里,也都会表达未完成的含义。   a9.大学生了,该懂道理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a10.冬天了,你还穿这么薄。(夏天、秋天、冬天、春天)   a11.大孩子了,也该懂点礼貌了。(小孩子、中等孩子、大孩子……)   a12.二十几岁的人了,做事要有头绪!(几岁、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   哪些NP具有“顺序”的语义特征?首先就是数量短语,数量本身就具有顺序的含义。其次表示递升关系的一组词或短语,比如,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还有就是表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应该指出的是表递升关系的一组,处于开头的词或短语不宜进入“NP+了”:a13.学龄前儿童了,该懂道理了。而表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没有这个限制:a14.春天了,该换棉衣了。显然,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并没有指定哪个词或短语处于开头位置,所以并不违背开头词语不能进入“NP+了”格式的要求。为什么序列中处于开头的NP不能进入“NP+了”格式呢?其实“NP+了”表顺序相当于“v着”,表无界未完成,在“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这个序列中,位于开端的“学前儿童”显然是有界的,因此无法用于“NP+了”表顺序的格式中。但“研究生了,该懂得礼貌了”却可以说,是因为在我们思考问题时,我们的经验往往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形成思维定式。对于一个序列而言,我们似乎很难界定序列的终端,因为事物的发展性,使得终端的结果不断被打破,从而产生新的终端,这样就等于说我们实际上无法确定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序列的终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使得我们甚至无法界定终端的界。这也是人们基于经验产生的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从而在语言的使用上,序列中开端和终端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功能。尽管有些终端可以界定,但由于语言毕竟受思维和经验的影响,在使用上不会考虑具体或特殊的情况,而采用趋同化的原则,这样就不难理解处于终端的词语可以进入这个格式的原因了。   二、“了”的作用及整体与部分、静态与动态范畴。   1.“了”的作用。“了”是动态助词,其主要功能是使前述词语发生变化。主要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或由动态转化静态。   看(动态)→看了(动态);吃(动态)→吃了(静态)   三天(静态)→三天了(动态);病(静态)→病了(动态)   姓(静态)→姓了(动态);红(静态)→红了(动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