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性教师研训特色建设与发展路径.docVIP

“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性教师研训特色建设与发展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性教师研训特色建设与发展路径.doc

“互联网+”理念下的区域性教师研训特色建设与发展路径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为推动区域教师研训工作方式转变,带动教师研训模式转变,区域教师研训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在推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的过程中,始终着眼于“面向全体学校,立足质量监测,发挥技术优势,实施分层教研,狠抓托底推中,落实校际帮扶,实现错位发展”。作为区域教师研训管理的教师发展中心,不断创新研训工作的途径,在“互联网+”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聚焦研训特色建设,拓宽教师研训工作路径,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从实践层面看,我区的教师研训工作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如下方面,供同行借鉴。   特色之一:“互联网+”下的学业质量监测诊断与跟进式教学改进   我们一直在思考:区域质量监测如何解决海量数据处理而解放人力,从基于经验的判断走向科学的诊断;如何借助科学的互联网技术获取数据信息,对现行教育状况做出诊断,提供改进策略和决策建议;如何从零散数据呈现到丰富数据的便捷共享;如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工作效能,提升管理效益,让区域质量建设从常规数据通报走向基于问题改进的品质化管理?   2011年起,我区依托现代网络阅卷系统,借助“中国教育测评网”质量分析、诊断与评价系统,全面、全程和全方位地对学校学业质量、学业负担、教师能力、学生体质(心理)、教师研训质量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具体的特色经验如下:   1.优化网络测评平台区域应用的顶层设计   一是健全完善质量监测区域推进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我区于2014年8月,建立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明确了监测中心的职能与任务,中心成员分工各有侧重,同时合作统整;全区建立了质量监测的信息员队伍,搭建信息员工作网络群,用于技术咨询和工作沟通。通过制度提高学业质量监测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结合质量监测的工作要求,全区建立制定了《秦淮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实施办法》《秦淮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   二是统筹规划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区域应用的工作进程。我区在网络测评平台区域推进上,没有追求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先实验,后推广;先尝试,后租用”的应用模式,坚持“区校联合,多元参与;点面兼顾,分类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的工作思路,从学校多元需要、内涵建设、绿色发展角度,突出了网络测评平台区域推进策略的优化。主要采取“分步推进,分段要求,逐段推开,分类要求,先部分,后整体,先初中,后高中”的工作步骤,保证基层学校从逐步适应到主动应用。   2.突出网络测评平台区域应用的常态管理   在质量监测网络测评平台的区域性推进上,首先明确谁来用――着眼区校共用;着重解决如何用――立足常态应用;培训学校解决怎么用――致力掌握平台功能;及时关注用得怎么样――通过需求调查反馈应用效果。   一是规范学业质量监测的工作流程。我们基于监测的任务和教学诊断需要,建立了质量监测的工作流程、学业质量监测的实施细则、命题流程、网络阅卷流程,提高质量监测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强化研训人员监测技术的跟进培训。我区采取“典型引路,榜样示范,领导率先垂范”的工作策略,教研人员有样可学,有模可仿。我们请技术公司先后四次对研训员、教学校长、教务主任、信息员等进行专题培训,并加强技术对话与疑难答疑,保证系统平台培训到位。与此同时,质量监测中心和公司技术人员确保技术服务的“无缝”对接,紧密跟进。研训员、基层学校存在的技术疑问,技术保障人员有问必答、有疑必释、有困必解。另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监测中心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为监测平台系统功能的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实现互动双赢。   三是有效实施区域教育质量的目标管理。全区坚持“校内发动,上下联动,整体推动”工作策略,规范质量目标研制的流程管理,即“自下而上,自主申报,区校沟通,分别要求,分层达标,分类评估”,通过目标凝聚共识,通过目标激发动力,通过目标挖掘潜力。在推进区域学区质量建设方面,以初小衔接、幼小衔接项目为载体,推进学区质量管理,2010年全区参加教育部开展的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测试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并荣获教育部颁发全国中小学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   四是突出质量监测结果的常态应用。借助质量监测数据的诊断,分析学生质量监测学业缺失,进一步确定学科研训的跟进项目。我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应用工作:基于平台的监测结果与分析,实施定点帮扶,改进薄弱学校质量;帮助教师诊断教学问题,改善自我教学行为;促进研训员改进监测试题的命题品质;对班级及学困生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缺失进行动态监测,为学科教学补偿与专业辅导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切实保证质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