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方县九洞天伏流大厅起源初探——兼谈地转偏向力在伏流-中国岩溶.PDF

大方县九洞天伏流大厅起源初探——兼谈地转偏向力在伏流-中国岩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方县九洞天伏流大厅起源初探——兼谈地转偏向力在伏流-中国岩溶

第28卷 第4期 中 国 岩 溶 VOl_28 No.4 2009年 12月 CARS0L0GICA SINICA Dec.2009 文章编号:1001—4810(2009)04--0332一o8 大方县九洞天伏流大厅起源初探 一 兼谈地转偏向力在伏流大厅形成中的作用① 张之淦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用洞穴双旋回演化理论和系统科学思想指导,定性和半定量地讨论 了贵 州省大方县九洞天伏流大厅的起源。分析研究认为:(1)洪水拥有超过平水期水流 几个数量级的动能和溶蚀能力,使季节变化带成为垂直剖面中岩溶发育最为强烈 的部位。(2)伏流大厅的形成过程至少是3个子过程耦合作用的结果,即①水流的 剥蚀;②崩塌;③化学沉积生长。(3)水流运动的驱动力由重力和地转偏向力耦合 而成。在重力驱动下水流对大厅左右壁的剥蚀强度相等,但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参 与,在北半球驱使剥蚀向右偏蚀。(4)九洞天伏流有明显的右偏蚀形态证据:①左 壁化学沉积发育,右壁基岩裸露;②右壁岩块脱落多于左壁;③靠近左壁有一条高 角度裂缝状的充水溶洞。(5)地转偏 向力在九洞天伏流大厅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伏流的巨大流量能够产生比中小地下河大1O至100倍的地转偏向力,使九 洞天伏流右偏蚀特别强烈。在洪峰水流的溶蚀和侵蚀下,优先在右壁产生边槽,致 使卸荷过程和岩块脱落 由左 向右不断横向发展 ,导致大跨度 的地下河大厅 以及伴 生的地表地貌形态生成。(6)对于高角度裂缝状洞穴和缓倾角层面洞穴两种情况 , 伏流右偏蚀过程有一些差别。对于缓倾斜层面洞穴,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形成沿 层面倾斜 的底板 。丰鱼岩就是一个很好 的实例 。 关键词:伏流;溶蚀;侵蚀;偏蚀;科 氏力;崩塌;贵州九洞天 中图分类号:P931.5 文献标识码:A 0 前 言 驱动力的耦合机制以及它们对九洞天大厅起源的贡 献 ,期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对双旋回演化理论和系统 1930年w.M.Davis[1]发表洞穴双旋 回演化理 方法更多的关注 。文中还着重讨论了地转偏向力的贡 论 ,至今 已整整8O年。针对单旋回岩溶演化理论的不 献。 足,他曾提出了革命性修改意见,从而奠定了完整的 岩溶洞穴和地貌演化理论基础 。 1 九洞天景区概况 伏流大厅是一种常见的地下个体岩溶形态,其起 源问题文献中已有众多论述,多数只是泛泛提到 由灰 1.1 自然条件 岩溶蚀和崩塌所致;间或有人提到侵蚀 ;更多的是讨 九洞天是国家级重点景区,位于北纬 26。4O、贵 论地质构造条件与洞穴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拟沿用 州省大方县境 内的乌江北源六冲河中游主河道上[2]。 双旋 回理论思路,以九洞天伏流大厅为平台,把大厅 景区总长约6km,现 已开发下游段伏流2.8km。伏流 形态看成是一组岩溶子过程耦合作用的结果,并用 自 洞 口高程约1140m,附近山峰多为 1400 l600m。 然历史法定性和部分半定量地讨论各项子过程和子 景区地处黔西高原乌蒙山脉东坡,具温和湿润中低山 ① 基金项 目:国家863计划项 目(编号2007AA11Z131)、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而上项 目(编号5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