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生态学报.PDF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生态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生态学报

第 34 卷第 24 期 生 态 学 报 Vol.34,No.24 2014年12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Dec.,2014 DOI:10.5846/ stxb201303190452 胡宁,袁红,蓝家程,袁道先,傅瓦利,文志林.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4,34(24): 7393鄄7402. Hu N,Yuan H,Lan J C,Yuan D X,Fu W L,Wen Z 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reas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34(24):7393鄄7402.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 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1,* 2 1 1,3 1 1 胡摇 宁 ,袁摇 红 ,蓝家程 ,袁道先 ,傅瓦利 ,文志林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摇 400715; 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摇 41012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摇 541004) 摘要:为分析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的形态特征,评价植被恢复的土壤供磷潜力,阐明有机碳及钙素在无 机磷形态转化中的作用,选取研究区内8种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蒋柏藩无机磷分级方法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进 行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与速效磷含量分别在0.25—1.35 g/ kg 、1.05—53.01mg/ kg范围,无机磷总量在 123郾94— 934.61mg/ kg,耕地与退耕地以及各退耕地之间全磷、速效磷、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水平差异明显,各退耕地磷素含量水平介于耕 地与次生马尾松林地之间,退耕地中桃林地、花椒林地磷素含量水平较高、樟树林地、柳杉林地、撂荒草地次之、撂荒灌丛地较 低。 各样地土壤无机磷占全磷比例在51.2%—72.4%,不同形态的无机磷含量表现为O鄄PFe鄄PCa鄄PAl鄄P,其中Ca 鄄P、Al鄄P对 2 速效磷的贡献率大,Fe鄄P、Ca 鄄P 贡献较小,O鄄P、Ca 鄄P献率最小。 不同活性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形态钙素对各形态无机磷在总无 8 10 机磷中比例的影响较大,pH、容重、粘粒含量、含水量等其它理化性质影响较小。 关键词:植被恢复;岩溶石漠化;无机磷形态;影响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reas i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1,* 2 1 1,3 1 1 HU Ning ,YUAN Hong ,LANJiacheng ,YUAN Daoxian ,FU Wali ,WEN Zhilin 1Key Laboratory of E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