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记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诗《挽歌》的课文注解的探讨.doc
对《记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诗《挽歌》的课文注解的探讨
摘要: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用陶潜《挽歌》一诗四句,人教版课文注解与陶渊明诗作风格不符,引发争议和讨论。本文拟综述前人对此注解的不同观点,试寻找最能贴近鲁迅先生原意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原文情感。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挽歌;陶潜;课文注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陶潜诗四句的课后注解?椋骸扒鬃迕怯械挠喟?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本人认为此注释欠妥,不符合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个性,且这一注释过于传统,影响了鲁迅先生的原意表达。经资料查找,前人学者这一注释早有争议。因此,本文试将前人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综述,表达本人的浅薄观点。
综述前人观点
1970年代:《鲁迅作品教学》[1]认为:“作者以陶潜的四句诗作结,表达了他对革命者死后的寂寞感到无比悲凉。”
1980年代:张世正同志与谢文学同志在1980-1985年期间,来往4篇文章,交流意见。张世正先生认为:“托体同山阿”就是说“身体被深深地埋在土里”,没有“像高山一样地永存”这层意思。“他人亦已歌”应译成别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亲戚与他人”是并举。鲁迅的引用意在说明刘和珍等人在亲族、师友、爱人心中“永存”。“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是反语[2]。谢文学先生则坚持“他人亦已歌”应译成“其他的人却又已经欢快地唱起歌来”。“亲戚与他人”是对举,不是并举[3]。鲁迅先生不赞成徒手请愿。他引的“他人亦已歌”,指的正是刘和珍等人“成为供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1990年代:常麟瑞先生认为诗人通过叹自己死后被葬情景的想象,除去死者的亲戚外,别人早已没有悲哀,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鲁迅的引用,点明了烈士栖性的意义,他们的精神将永存于善良人们的心中[4]。
许振兴先生认为:“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5]。
孙立华,朱中儒认为:作者希望烈士们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与之同化。但紧接着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倘能如此”就是还不能如此,烈士们还要遭到下劣的“流言家”们的诬蔑。所以作者懊怒地说:“倘能如此,也就够了[6]。”
引用《挽歌》之我见
《挽歌》其三全首是诗人想象自己死后,人们为自己送葬、埋葬及其回家后的情景,文中被引用的四句诗处于“葬诗”的末尾。综合逮钦立先生,林庚、冯玩君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以及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的解释,我倾向于“他人亦已歌”的意思是:“其他的人都已忘掉了悲痛(唱起欢歌)。”陶渊明性格豁达,其诗作亦可以证明一点,其对死亡的态度亦是脱俗淡薄的,人教版的注释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要追求的与自然同化的境界的。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表面解读将鲁迅先生的思想传统化、刻板化了,反没有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深邃的风格。
本诗的引用处于全文第六部分的第2段。第1段表达了作者认为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是“寥寥”的,他不赞同采用向反动派主动请愿的方式。第二段开头却肯定了刘和珍等人此举仍旧会带来一点社会影响,至少“亲戚或余悲”,在亲族、师友、爱人心中会留下他们的精神,并鼓励那些“真的勇士”站出来去“奋然前行”。
我认为,要理解“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真正情感,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根据鲁迅一贯的风格,我们不妨将它当作反讽来理解。刘和珍等人已经悲惨牺牲,留得“亲戚或余悲”已经足够,也不在意“他人亦已歌”了。如果能够让她们不再受身后那个血腥黑暗的世界所扰,也满足了。可是当时就连这一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人们将她们的伟大和悲惨当作“流言”的种子或是饭后的谈资,凶残的当局的所作所为使得刘和珍等人连入土为安的最简单卑微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这样的理解使得感情升华到一个愤怒爆发的临界点,让读者久久不能平复,文字蕴含如此巨大的力量,也只有鲁迅先生有这样的笔力!且非常自然地承接下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振聋发聩,令人震惊!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鲁迅作品教学(下册)[M].河北:廊坊日报社,1976.
[2]张世正.怎样理解《记念刘和珍君》所引陶潜诗[J].天津师院学报,1980,(4).
[3]谢文学.也谈对《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潜诗的理解――与张世正同志商榷[J].许昌学院学报.1983,(1).
[4]常麟瑞.谈《记念刘和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