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四川卷)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此题主要考查同音字、形声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误读。B.qiào∕xiāo,pī∕pēi,fǔ∕pú,kuǐ∕guī。A.cù/cuì,zì/zé,dùn/tún,miǎn。C.bù∕fù,chì∕shè,bì,zú∕cù。D.shuò∕sù,chēn,lào∕luò,dú∕shú。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此题考查形近字、同音字误写。B.麦杆——麦秆。C.硫璃——琉璃。D.突如奇来——突如其来。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不只/不止:前者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通常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后者是动词,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的意思。(1)后面有“还要”这个连词,应当用“不只”。无坚不摧/坚不可摧:二者类似于“矛”和“盾”的关系,前者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可以摧毁,后者形容非常坚固,不可摧毁。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相当于“盾”,(2)用“坚不可摧”。自以为是/自行其是:前者指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后者指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金履祥居住在仁山的下面,学者因此称他为仁山先生。(他)在大德年间死去。元统一初年,同乡人吴师道为国子监博士,把(金履祥的)书搬到学官(所在之处),在乡学修建金履祥的祠堂。到了正中,赐谥号文安。 13.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首联的“晚岁”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寒无意”,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 13.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题目已经明确的“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 诗歌赏析: 乙巳是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 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首联说“晚岁登门”。诗人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已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 颔联又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 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14.【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四川今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卷,此题依据新发布的四川省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命制。说明中规定的背诵篇目,初中有33个篇(段),高中有26个篇(段)。大致为0.55:0.45,考虑到初中内容毕竟忘记得多,只考查了三个(第(3)(5)(7)小题),且难度不大。 15.【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根据选文第③段“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说明河流并非“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根据选文第⑦段,作者重点说明了罗布泊消亡前后的情形,其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塔里木河的断流,而对塔里木河、罗布泊断流的深层次原因只提及“人类自己饱尝苦果”,因此“从不同方面”错。 16.【解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可从分析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的角度切入。先概括胡杨林的特点,再分析它在主题、结构方面的作用。作者用“郁郁苍苍”“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