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课件(精心制作)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教学导入 关于词的常识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 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沁园春词牌的由来 "沁园",本是园林的名称,原为东汉明帝之女沁水公主所有.在明帝第五子章帝时代,外戚大将窦宪的妹妹被册封为皇后。窦宪便仗势横行霸道,大肆兼并土地,甚至看上了沁水公主的沁园,要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强买。沁水公主慑于窦宪的威势,不敢抗拒,于是沁园就归了窦宪。一天汉章帝出行时,路过沁园,才发现换了主人,问身边的窦宪:“这不是沁水公主家的园林吗?”窦宪心虚,支支吾吾的说:“是,是。”后来,章帝得知窦宪夺园之事,十分恼怒,严厉斥责了窦宪。事后,章帝说:“公主的园林尚且被兼并,百姓的田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国家诛弃窦宪,就如同除去一只雏鸟和老鼠一样容易。”遂勒令窦宪把园林归还沁水公主。此后,外戚兼并土地之风有所收敛。后来有人作诗讽其事,乐工据诗创制“沁园春”调。 写作背景 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 ”。 诵读入境: 1.请根据课下注释,正确诵读并理解这首词。 2.诵读是学好诗歌的重要学习方法,请有感情的诵读,注意把握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检测:字音、词义 沁园春( ) 橘子洲( ) 漫江( ) 百舸( ): 怅寥廓( ): 峥嵘( ): 恰同学( ): 挥斥方遒( ): 浪遏( ): 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 2、这几句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4、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1、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 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红楼梦》 读下阕,思考下列问题: 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3、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 课文讲解4.5 课文讲解5 课文讲解6 课文讲解7 总 结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结构示意图 沁 上阕 远眺 万山红遍 (远) 层林尽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