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自学考试00246《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版.docx

2013年04月自学考试00246《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04月自学考试00246《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请在百度搜 自考一点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 2-12 A.舜 B.周公 C.孔子 D.朱熹 2.管仲所说的“旧法”主要是指( ) 3-18 A.“三国五鄙”制 B.西周的礼制和刑罚制度 C.礼义廉耻 D.殷商的神权法 3.春秋时期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 ) 3-26 A.周公 B.子产 C.邓析 D.韩非 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 ) 3-35 A.商鞅 B.管仲 C.子产 D.邓析 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 ) 4-44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周公 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 ) 4-58 A.天命所归 B.社会契约 C.天下大同 D.明分使群 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 ) 6-77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8.战国中期,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 ) 8-128 A.炎帝 B.韩非 C.李斯 D.老子 9.“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 7-89 A.公正性 B.公开性 C.透明性 D.自然性 10.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 8-152 A.董仲舒 B.贾谊 C.晁错 D.陆贾 11.西晋时期明确提出恢复肉刑的思想家是( ) 9-192 A.杜预 B.张斐 C.刘颂 D.阮籍 12.历史上曾经实行“班禄制”的朝代是( ) 9-212 A.元代 B.唐代 C.北魏 D.宋代 13.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 ) 10-225 A.轻徭薄赋 B.安人宁国 C.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4.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 ) 10-235 A.《北齐律》 B.《北魏律》 C.《曹魏律》 D.《晋律》 15.“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的观点出自( ) 10-255 A.董仲舒 B.朱熹 C.白居易 D.丘 16.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11-270 A.存天理,灭人欲 B.三纲五常 C.德礼为本,刑政为末 D.恤民 17.丘认为,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 ) 11-277 A.以刑去刑 B.明刑弼教 C.定分止争 D.兴功禁暴 18.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 ) 12-290 A.开言路,采群议 B.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宜有赏劝 C.舍一心之私,示天下之公 D.强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 19.宋代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口号的思想家是( ) 12-294 A.周敦颐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司马光 20.耶律楚材主张“九州成一统,刑赏归朝权”的实质在于( ) 13-317 A.司法分立 B.司法统一 C.万民共主 D.以儒治国 21.近代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 ) 15-351 A.龚自珍 B.魏源 C.洪秀全 D.曾国藩 22.下列与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 4-41/42 A.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C.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D.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 23.为求政治“上下情通”,“以收民心公议”,洪仁玕主张设立( ) 16-373 A.新闻馆 B.新闻局 C.登闻鼓 D.机器局 24.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得出的结论是( ) 17-379 A.治道在宽 B.以德治国 C.以礼服人 D.严刑以致义安 25.根据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可以变革的是( ) 17-382 A.法制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君主专制制度 26.清末修律时期,围绕《大清新刑律草案》发生激烈论战的两派是( ) 19-410 A.洋务派与改良派 B.革命派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