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载体用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控制的研究 - 基地物理 - 兰州大学
《基地物理》 2014年第6期
生物载体用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控制的研究
樊勇 ,郑文壮1 1
(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级材料物理专业,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通过高温法和稀溶液法相结合,我们得到了颗粒度分布均匀约500nm 的球形MSN (介
孔二氧化硅 ,并对粒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探究,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形貌规整、平均粒
径在200nm 的球形介孔二氧化硅,其可能应用在生物载体研究方面。
关 键 词:介孔二氧化硅;粒度控制;生物载体;
1 引言
[1,2]
自1992年被首次报道以来 ,介孔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与高度有序的
[3] [4] [5]
孔道结构,便被广泛应用于催化 、吸附 、分离 等研究中。随着纳米科学与纳米制
备技术的发展,纳米尺寸的介孔氧化硅颗粒,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可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
进行多样化修饰的内孔道表面、可调的孔径与巨大的孔容积等特点,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近来,科学专家、研究学者们发现单分散纳米级的介孔氧化硅颗粒在分离生物大分子、药物
[6]
的控制与释放等方面得以良好的应用,并已经在药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负载与控制释放 、
[7,8] [9,10]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物质的传输 、酶的固定化等方面 得以应用,因而人们开始广
泛的关注与研究其制备方法。
目前,纳米级的单分散介孔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乳法、稀溶液法、添加剂法
[11]
等 。由于溶液法所得样品普遍结晶度不高,而烧结法又容易出现晶粒聚合,因此,我们
结合稀溶液法及后处理烧结工艺,制备出了约为500nm 的球形介孔氧化硅颗粒,并对粒径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探究,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形貌规整、平均粒径在200nm 的球形介孔
二氧化硅,其可能应用在生物载体研究方面。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验试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分析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 ,
氨水(分析纯 ,无水乙醇(分析纯 ,氨水
试验设备:电子天平,双向磁力加热搅拌器,箱式电阻炉,台式离心机,电热恒温鼓风
干燥箱。
2.2 样品的制备
制备方法:方法一 [12,13]:以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采用稀溶液
法来制备介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先将175mL无水乙醇与162mL水在500mL烧杯中混合,
加入 11.6mL氨水后,溶液pH值调节到 11.7.在室温下,向快速搅拌的溶液中添加0.12g
——————
基金项目:物理基地班创新基金和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樊勇(1993- ,男,山东省济宁市人;指导教师为张加驰副教授。
E-mail: 1140240163@ Tel.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本论文为实验快报,仅为整体研究的前期工作结果。
1
《基地物理》 2014年第6期
CTAB,搅拌5min后,缓慢的向圆底烧瓶中滴加1.4mLTEOS,在5min 内完成。继续搅拌,
在室温下,8min便会出现白色浑浊,反应一个小时后停止。然后离心,蒸馏水清洗多次至
中性,室温下在表面皿中晾干。最后把所得的产物在箱式电阻炉中煅烧,缓慢升温至250 ℃
时煅烧2h,而后继续缓慢升温至550℃,恒温煅烧4h,缓慢降温,便可得到直径500nm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14]
方法二 :以TEOS为硅源,在碱性环境下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准备两个烧杯分
别标号1和2,1号烧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