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喝茶涩味的分子机制与科学检测茶涩度的技术发展 - 农林学报
農林學報 63(2): 99-106(2014) - 99 -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63(2) : 99 -106 (2014)
喝茶澀味的分子機制與科學檢測茶澀度的技術發展
施毓恩[1] 劉美君[1] 林昱至[1] 曾志正[1]*
摘 要 目前已知的五種味覺中,並不包括澀覺。澀覺被認定為是一種觸覺,乃口腔上皮細胞接觸到澀味誘發物質時,所感
受到的一種皺縮、拉扯或縮攏的複雜口腔感受。唾液中引發澀味的主要蛋白質為一群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質,簡稱為唾澀蛋白群。
唾澀蛋白群會與飲食中的多酚類物質互相纏繞形成複合體而沉澱。這些沉澱物會附著在舌頭和口腔壁上,使得唾液失去原有完
整潤滑口腔的功能,隨即刺激口腔內的末梢神經傳遞訊號給大腦而引發澀味的感受。茶湯中會導致澀味的物質有兩大類,即兒
茶素類和黃酮醇配醣體,後者所能引起的澀味程度是前者的 100-1000 倍,然而,兒茶素類的含量遠高於黃酮醇配醣體(約
100-1000 倍),故飲茶時感受到的澀味應當由兒茶素與黃酮醇配醣體的加成效果所造成。有鑑於目前茶葉比賽上,澀度項目的
評分單靠人體的感官品評分析,有其無法避免的缺點,本實驗室利用生物技術將人類的唾澀蛋白群中的一個蛋白質聯結至油體
蛋白質,並組合成人造油體來進行茶湯澀度的檢測。當人造油體溶液與待測的茶湯進行混合後,其表面所聯結的唾液蛋白質會
與茶湯中的多酚物質結合,導致人造油體聚集而上浮,其上浮速率和待測茶湯的澀度具有正相關性,可用來推算不同茶湯的相
對澀度。此系統提供一個簡便、經濟、快速並貼近真實人體感官的澀度檢測。
關鍵詞 :人造油體 、澀味 、唾澀蛋白群 。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ea Astring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Technique to Evaluate Astringency of
Tea Infusion Scientifically
Yu-En Shih[1] Mei-Chun Liu[1] Yu-Chih Lin[1] Jason T. C. Tzen[1]*
ABSTRACT Astringency, not included in the five basic tastes, is an uncomfortable tactile sense of mouth drying. It
is generally caused via the aggregation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and salivary proteins, e.g., proline-rich proteins
(PRPs), leading to a rough or dry sensation in the mouth. Two types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flavanols (also called
catechins) and flavonol glycosides, in tea infusion are regarded as the major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astringent
sensation in tea drinking. In terms of abundance, catechins are approximately 1000 times higher than flavonol
glycosides in tea infusion. However, flavonol glycosides are, in average, 1000 times stronger than catechins
concerning astringency. In the tea competition, the evaluation of astringency is a tough miss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磁性超声微泡的制备及基本性质检测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pdf
- 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doc
- 第七章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ppt
- 红岭中学许敬良微课核酸.ppt
- 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检测甘露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pdf
- 照顾一位史蒂芬强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的护理经验.doc
- 丹江口砂卵石坝壳静压注浆渗控效果研究i:二维渗流计算 - 长江科学院.pdf
- 脆江菌凝集索的部分性质及细胞凝集作用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pdf
- 溶菌酶在硫酸介质中对犙235钢缓蚀行为的研究 - 材料与测试网.pdf
- α烯醇化酶靶向rna干扰对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 - 中华高血压杂志.pdf
- 暑假防溺水教育课件视频.ppt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综合实验特训 .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综合实验特训(含答案).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 综合实验特训(含答案).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 综合实验特训 .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综合实验特训 .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综合实验特训(含答案).docx
- 绿色防控技术培训课件.ppt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物质的变化 综合实验特训(含答案).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小小工程师 综合实验特训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