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之溶解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ntcu-科学游戏实验室
中小學生之溶解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摘要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生的「溶解」概念之形成與發展,研究對象包括小六、國二以及高二學生。研究方法包括POE (Predict -Observe-Explain)(小六至高二各三班學生)以及事例晤談(interview about instance)(小六至高二各十位學生,共30位),並交互比對先前研究(許良榮、彭煜堯,2002)的研究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日常生活較不熟悉的甘油,學生傾向以「油」判斷物質是否溶於水,而且年級越高「學校經驗」之影響趨向越明顯。而日常生活較常接觸之太白粉,學生傾向以「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學校經驗」則退居其次。在迷思概念形成方面,學生有過度推論「油、密度與溶解的關係」以及「所有的酸溶於水」的傾向。在概念發展方面,本研究參考Piaget Garcia(1989)科學理論之發展機制的模型,歸納學生之溶解概念發展的特徵為:低年級的學生傾向於以「外觀特徵」判斷物質的溶解性,隨著學校經驗與生活經驗的增長,學生獲得「密度」的概念,並以此做為推論物質之溶解性的傾向增加,而且在學生獲取「酸」的概念以及高中的「化學式」概念後,仍有並存於學生認知結構中的現象。
關鍵詞:概念發展、概念形成、溶解、迷思概念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溶解」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也是科學教學上重要的科學概念之一,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就有不少與溶解相關的概念,例如能力指標「2-4-4-3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了解濃度的意義」;「2-2-3-1認識物質除了外表特徵之外,亦有性質的不同,例如溶解性質、磁性、導電性等」。以及各主題中之細目包括「察覺很多物質能溶於水及空氣具助燃性(次主題110)」;「察覺物質各具性質(例如不同物質雖然大小相同,輕重卻不同,如導熱性不同,如有的易溶於水有的不易,如有的硬脆有的可延展)(次主題131)」;「察覺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也不同(次主題224)」。但是由文獻研究顯示學生對於溶解有不少的迷思概念,例如Driver(1985)研究發現15歲青少年會將「溶解(dissolving)」與「熔解(melt)」當為同義字,而且將糖這個詞當為巨觀的性質,亦即當糖於水中溶解後,就不再是糖。簡美容(2001)對臺北縣、市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的研究也發現大多數的學童認為可溶解的東西,仍多僅止於固體物質,該研究也發現學童常會用到比較溶質與溶劑何者為輕、何者為重之觀點來描述溶解過程。Longden, Black Solomon(1991)11-12歲年齡層僅有百分之20以及13-14歲年齡層有百分之30的學生同時用巨觀(macro)、micro)觀點來理解溶解,。 and West,1982;Andersson1990)。郭重吉(1988)指出學生在學校教學之前,對一些常見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即有他們自己一套的想法,而且學生原有的想法可能成為學習的阻礙,因為學生學習時是以先入為主的觀點解釋所見所聞。準此而言,我們如果欲圖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除了深入了解迷思概念的類型之外,迷思概念之形成以及概念之發展,是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不同年級學生「溶解」之迷思概念以及概念之形成與發展,以期研究結果可供教材設計、課程發展以及科學教學之參考。研究問題包括:
(一)、小六、國二與高二學生對於「溶解」有何迷思概念?
(二)、小六、國二與高二學生「溶解」的迷思概念之形成有何特徵?
(三)、中小學生的「溶解」之概念發展為何?
貳、文獻探討
一、「溶解」迷思概念之相關研究
由文獻研究顯示學生在「溶解」之化學性質有不少的迷思概念。例如Driver Russell(1982)研究8~14歲兒童,近三分之二的兒童,認為溶液的重量會少於糖加水的重量。Andersson(1984)以相同的問題研究15歲青少年的概念,結果超過半數有相同的迷思概念,他們所根據的理由有:(1)糖溶解後消失了;(2)混淆了體積和質量的觀念;(3)糖仍然存在,但是變輕了。Erickson(1980)的研究指出12歲的兒童傾向於認為熱是一種實質的流體,而且認為大冰塊溶得慢,是因為大冰塊的溫度比小冰塊低。盛承堯(1992)的Nakhleh Samarapungavan (1999)對7-10歲學童關於物質的信念之研究中,曾將兒童的「解釋框架」(explanatory frameworks)分為:巨觀連續(macrocontinuous)、巨觀粒子(macroparticulate)、微觀粒子(microparticulate)三類。在研究的對象中,持「巨觀連續」解釋框架之學生,均視溶解為巨觀現象;持「巨觀粒子」解釋框架之學生,則能以粒子觀點來說明溶解,但也有以巨觀的觀點來說明溶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 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pdf
-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辐照硬化效应 - imechanica.pdf
-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算法的航迹预测.pdf
- 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lipolytica) 处理油脂 - 环境工程学报.pdf
- 敦煌市传染病疫情分析 - 敦煌市医院.ppt
- とらのもん - 虎の门病院.pdf
- 应用lcm 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肺腺癌的差异表达 - 生命科学研究.pdf
- 基于超网络模型的知识转移动力分析.pdf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成熟期预测中的应用(综述) - 中柑所在线.pdf
- china food and drug newsletter - 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pdf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2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 2025版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二外交关系的突破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
- 2025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案人民版必修1.doc
- 2025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能力整合第二单元学案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一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2025版新教材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语法专项突破板块2需要“变形”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第2讲形容词副词.doc
- 外汇投资策略报告会.ppt
-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ppt
- 四年级数学商不变规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