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传染病流行病学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付朝伟 传染病流行病学 背景 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s) 强调病原体向易感宿主的传播,感染症(病)(infections or infectious diseases)强调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两者陈述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背景 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2001年发病数居前十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伤寒、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和猩红热。 背景 近年来,部分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结核 新发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HIV,疯牛病。 在我国存在的新发现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莱姆病、O139霍乱、军团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大肠杆菌O157出血性结肠炎和新型病毒性肝炎等。 背景 新发现的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类:①对原有的疾病发现其病原体而确认为传染病(如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等);②原来早已存在而近来才被发现而确立的传染病(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肝炎等);③原来并不存在而是新近出现并被发现和确立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霍乱等),该类又可称为新出现传染病。 背景 新出现传染病的发生机制分成两步: ①新的病原体(已知病原体的变异株或环境中(尤其是动物)的病原体被引入人群; ②新的病原体在新的人群宿主中确立、演化和进一步传播。 背景 这些过程同自然疫源性疾病或野生动物来源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影响新出现传染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等。 背景 在发现和确立新出现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及流行特征的研究方面,流行病学现场方法和实验室技术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出现回升或再度流行的传染病又称为再燃的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如我国的布氏菌病、血吸虫病、梅毒和淋病等。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病原体(pathogen)是指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 侵入门户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并能够存活或初步繁殖的部位。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变异性 耐药性变异 抗原性变异 毒力变异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宿主(host)是指能提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 宿主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多与侵入途径相同。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与流行过程则完全不同。 机体抵抗病原体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病原体对机体的作用表现为传染性、感染力和致病性。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性(infectiousness)是指感染容易传播给新宿主的程度 感染力(infectivity)是指病原体侵入、生存和繁殖的能力,可用接触者续发率或暴露者发生感染的比例来测量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致病力(pathogenecity)是指病原体引起机体病变的能力,可用感染者中患者的比例来测量 毒力(virulence)是指病原体引起机体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患者中的重症病例比例或病死率来测量。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过程的感染谱: 以隐性感染为主 以显性感染为主 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例相近 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以隐性感染为主 这类传染病的结局中隐性感染所占的比例很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显性感染),而危重和致死病例极为罕见。这类感染梯度分布又称为“冰山”现象(ice-berg phenomenon) 许多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以显性感染为主 这类传染病的结局中显性感染所占的比例很大,隐性感染只占一小部分,而危重和致死病例极为少见。这类传染病容易被临床上发现或诊断,如麻疹90%以上都是临床病例。 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例相近 如古典型霍乱有41%的感染者发病,埃尔托型霍乱有25%的感染者发病,流行性腮腺炎约有66%的感染者发病。 大部分以死亡为结局 这类传染病的绝大部分感染者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多数以死亡告终,如狂犬病。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或 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传染源 欧美感染储主(reservoir of infection)在内涵上与前苏联的传染源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