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杨家坊中学 周艳辉
内容摘要: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既要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也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和谐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谐的管理要做到民主化、人性化、责任化和制度化;校园的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形成校本文化,彰显和谐教育之美。
关键词:和谐校园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管理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一)加强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
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达到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身心自会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校园里面的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假山水池,错落有致。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无穷的希望和力量。生态化的校园,公园式的校园,花园式的校园,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师生员工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我们要按照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和现代文明“生态平衡”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优越自然条件,继续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创建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学校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精神层面,就是要体现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相反,如果学生一进校园看到的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教室门窗破损、环境花残枝断,闻到的是污浊的臭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纵然教师有天大的教学本领,恐也难受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
和谐管理就是让师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与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体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团队,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一)必须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
着力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打造奉献团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进等作用。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所有教育力量的核心。学校要通过他们落实教育任务,又要通过他们广泛团结社会教育力量,鉴别吸收社会教育资源,改善和利用家庭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这直接影响到师生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建设好学校的教育群体,达到群体一致的和谐共振,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条件。要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习惯。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管理应做到民主化、人性化、责任化和制度化
民主化管理,学校要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的职能,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意向透明等民主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监督职能,运用各种方式搭建学校,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听取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
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学校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关心教职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