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前辈画家杨造化艺术风格分期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辈画家杨造化艺术风格分期初探

前輩畫家楊造化藝術風格分期初探 前輩畫家楊造化藝術風格分期初探 歷史科教師 周怡君 壹、前言 前輩畫家楊造化至今已屆九十歲高齡,若從其於日治時期赴日求學,正式學習 西洋繪畫創作算起 ,其畫齡已逾七十載 ,誠屬難得可貴 ,然由於楊造化 1974 年自中 學教職退休後,因夫人林金華女士在日本執業牙醫的因素隨即離臺赴日定居,與臺 灣藝壇關係就此若即若離,而且有關臺灣美術史的研究又向來有偏重北部藝術家活 動的盲點,是故旅日期間楊氏雖曾返臺分別在高雄、台北舉行過兩次個展,但臺灣 畫壇對這位出生於屏東的前輩畫家仍是所知有限,與其藝術表現相關的論述亦少之 又少,對照於一些早有專書論述的同時代前輩畫家,楊造化在臺灣藝壇的位置因被 邊緣化而顯得格外孤寂 ,筆者以身為南部視覺藝術系研究生的眼光視之 ,殊覺可惜。 縱觀楊造化一生的創作除一些寫生素描習作外 ,一律均以油彩、畫布為創作媒 材,且大都是寫生作品,這樣重視寫生的觀念從在日本太平洋美術學校接受學院派 繪畫訓練時即養成而一直延續到晚年的創作,從未改變,所以畫家的畫作多半是戶 外寫生的作品,即使沒有辦法在現場完成大尺寸的油畫創作,他也會儘量用速寫的 方式先將構圖完成於素描簿,回家後再將素描簿上的景物用油彩繪製於畫布上;但 楊氏最喜愛的方式還是直接背著畫布現場寫生 ,所以筆者研究他的作品尺寸,發現 許多都是以 8 號的小尺寸畫布創作而成,這是為了方便他隨身攜帶到處寫生作畫。 從重視寫生的觀念衍生,楊造化創作之內容題材不外是風景畫、人物畫、與靜 物畫,筆者就目前所搜集到的楊造化作品圖像約兩百餘幅予以分析歸納後發覺楊氏 一生鑽研於藝術創作,其藝術從畫家早年學畫開始,歷經中年、晚年的人事變遷, 展現出來的風格亦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所差異,故本文中筆者將以分期研究的方法從 楊造化的歷年畫作中,舉出各時期較具代表性的作品予以分析,期能對楊氏之藝術 創作風格有更深入的認識,雖然一位藝術家畫風的演變往往是以漸進的形式進行, 不存在明確劃分的界線,但就學術上的研究而言,為了方便分析與比較,將畫家的 繪畫歷程作階段性的區分有助觀者於對畫家藝術表現的理解,是故分期研究是有必 要的。 筆者嘗試以楊氏創作之時空環境的轉換與繪畫風格演變之關係為據,將其一生 的創作歷程分成(一)赴日學藝階段(1934—1945)(二)在臺任教階段(1946—1973)(三)旅 日早期(1973—1980)( 四)旅日中期(1981—1990)(五)旅日晚期(1991—2004)等五個時 期 ,各時期的時間長短不一 ,這是捨畫家年齡而以風格變化為依據不可避免的缺點, 而此處的所探討的風格是屬於視覺藝術範疇之 內的風格,包含藝術作品中作者獨特 的創作技巧、構圖、色彩運用與表現方法等。 111 中正學報 第七期 然在進行畫家藝術風格之分期探討前 ,宜先了解其生平概略 ,蓋因一位藝術家 之風格的轉換與其生命歷程的轉變必有密不可分的的關係 ,故以下先就楊造化之生 平作一簡略之探討 。 貳、楊造化生平概述 楊造化,西元 1916 年 12 月 15 日出生於高雄州屏東郡頭前溪大洲里(今屏東市大 洲里) ,是年臺灣已邁入為日本殖民統治的第二十一個年頭,日本在臺灣的統治模式 已由最初的武力鎮壓逐漸步入正軌,進入到較為和平統治的階段。 楊造化的母親楊陳雙春女士共育有九子,連生八男之後才得一女,楊造化排行 第三 ,楊造化的父親出生於地主家庭 ,家境優渥 ,因而楊氏自小可以在衣食無缺的 優渥環境下長大 ,這樣的家世對他日後走向繪畫創作一途是助益頗多的,1930年屏 東公學校畢業後 ,楊造化到台北就讀私立台北中學(今日泰北中學之前身) ,中學畢業 後便和其兄長楊進順一同赴日求學 ,1936年初抵日本東京之時,楊氏為準備投考美 術學校,先入本鄉繪畫研究所學習繪畫基本技巧,隔年(1937)順利考入位於東京本 鄉區的太平洋美術學校就讀,師事中村不折、石川寅治、鶴田吾郎等名師,太平洋 美術學校是由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百年畫會—太平洋畫會所創辦的,與日本官方所辦 的東京美術學校處於官方與民間的競爭狀態,培養出不同於東京美術學校繪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