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特征的几点启示.doc
基于汶川地震房屋建筑破坏特征的几点启示
摘 要: 随同《中外建筑》杂志记者对四川地震房屋建筑的破坏情况进行考察,对考察中所发现的城镇房屋选址、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的表现以及农村民居的严重破坏状况等几个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汶川地震;山体滑坡;城镇房屋选址;房屋破坏;农村民居
1前言
7月16日至23日,我们随同《中外建筑》杂志编辑部的记者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北川县城、汉旺镇和都江堰等震害现场进行考察。带着我们出发前“走进四川:地震对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拷问和启示”的考察目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北川,站在北川县城入口的高山上俯视地震后的城区时,令人震撼。城区四周山体大面积滑坡,房屋已是残檐断壁,有些甚至已经被破坏成一堆废墟,满目伤痕。尔后我们又分别到了汉旺镇、都江堰等房屋破坏的重灾区。每当我们站在已坍塌房屋的废墟上仔细考察那些未彻底倒塌的房屋时,都会自然的发问:在同一震级、同一场区范围内,为什么有些房屋粉碎性破坏倒塌,而有些房屋没有倒塌,甚至只是局部损坏而结构完整无损呢?如果震区所有房屋都能像后者那样,人员就能逃生和施救,死伤人数就可能大大降低,经济损失有可能大为减少。大家知道,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近7万人死亡、1万多人失踪、500多万间房屋倒塌,2000多万间房屋损坏,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已无法挽回,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惨痛的教训,前车之鉴,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我们作为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自考察返回后,将考察中的几点体会进行了归纳总结,愿和同行商榷。
2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对城镇房屋建设选址的启示
在北川县城我们拍摄了几个典型滑坡破坏照片,图1为北川县城北山坡巨大滑坡的场景,在这一巨大滑坡下,现在还掩埋着一个机关、一个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图2为北川县城南山坡滑坡的场景,该滑坡下也掩埋了一所中学。图3为山体崩塌滚下的巨石将房屋框架柱砸断的场景。
这三组照片仅是汶川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的一个缩影。同样的悲剧不止这些,在新闻媒体上我们都能清楚的看到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地震引发的山体大滑坡阻挡了人们抢险救灾的道路、掩埋了村庄、形成了像唐家山那样巨大的堰塞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忙于建造各种功能的建筑,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设规模之大,真可谓前所未有。在这场巨大的造城运动中,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一点公共灾害预防的意识?特别是对地震以及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往往缺乏深入的评价和研究。地震是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它所释放的能量之巨大,可以推毁房屋,可以引起山崩地裂,人类只有去预防它,才能减轻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破坏。城镇房屋的选址是抗震防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即使做得再牢固地震波无法推垮它,但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陷、沙土液化等,可以使坚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被整体掩埋或沉陷。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做好用地评价工作,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危险源场所、防洪、抗震、防风等安全因素,使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主要功能区尽量避开灾害源和生态敏感地带,选择灾后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系数比较小的地方,既达到因地制宜、又好又快的推进城镇建设,又达到防震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破坏特征的拷问
在汶川地震中,被人们认为抗震性能优于砌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北川县城、汉旺镇、都江堰等地震灾区我们拍摄了大量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照片,如图4~10。其中图4为灾区普遍而且典型的底层框架柱破坏形态,图5~8为下部框架柱脆性破坏后房屋下座坍塌或者倾斜坍塌,图9为顶层框架柱破坏。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框架柱节点破坏严重,且均为剪切破坏,导致了有些房屋完全坍塌,成为一片废墟;有些房屋底层坍塌,上部楼层完整无损的坐落或者倾斜;有些房屋损坏严重但未倒塌;也有些房屋只是局部裂缝,结构完整无损。造成这些房屋不同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计、施工和材料等多方面因素,我们无法对每一个已破坏的或未破坏的建筑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论证,也没有权利乱加评价。但从现场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种情况:
(1)框架柱断面远小于梁断面尺寸,如图4、6、9,有些框架柱节点又表露出钢箍直径小,间距大,且大多是单肢箍,节点薄弱。柱是框架的竖向构件,地震时柱破坏和丧失承载力比梁破坏和丧失承载力更容易引起框架倒塌。柱节点的箍筋对混凝土没有形成约束,也不能防止纵向钢筋压屈,必然造成框架柱节点脆性破坏。
(2)房屋下部为大开间框架,而上部框架中采用较多的填充墙,此类填充墙为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