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历史必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必修《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 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神农氏”、“耒耜”、“农作”,结合所学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情况。 2.(2010·泉州高一检测)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 A.猪骨骨骸 B.贮粮窑穴 C.稻谷遗存 D.炭化谷粒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古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应是实物遗存。由“长江流域”和“原始农业”两个限制词可知应选C项。D项应在黄河流域出现。 3.(2010·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是出土于今陕西省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从中可以得 出的正确信息有( ) A.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 B.东汉时期没有一牛挽犁的耕作技术 C.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曲辕犁 D.东汉时期有耦犁进行耕作的技术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图中是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耕作技术,又称二牛抬杠。因为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牛耕技术。唐代出现曲辕犁。所以D项正确。 4.(2010·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 ) 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 【解析】选C。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耕织”者可获得奖励,“事末利”而贫者则罚为官奴,因此,材料中的本业是指农业。 5.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直接反映了( ) A.土地所有制变化 B.专制王权虚弱 C.宗法制度瓦解 D.土地兼并严重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体现的是商周时期土地国有的井田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因此,题中内容直接反映的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沉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水旱灾害 D.农业技术的落后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意思是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仍然有农夫饿死,可见古代社会赋税沉重,农民生活艰难。 7.(2010·南京高一检测)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所盛赞的是 (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由题干中“三过其门”“平成河汉江淮”可知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 8.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在四川地震中有一处修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如下图)没有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井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在四川境内。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 田’”的卜辞。 “ ”字在甲骨文中像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 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二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 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 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材料一的生产方式有何进步之处?它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材料一反映了商朝的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