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历史选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ppt

人民版历史选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 第1课 孙中山革命一生 推翻君主专制 缔造中华民国 坚持革命斗争 捍卫民主共和 促成国共合作 推动国民革命 精 彩 展 示   材料一 课本P.64第二段   材料二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⑴根据上述材料,请指出孙中山早年人生道路上的两次重要转变是什么? 答: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 课本P.64第二段   材料二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⑵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孙中山的早年经历,指出其转变的原因? ①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②孙中山早年到国外学习,接受西式教育; ③民族责任心的驱使; ④上书李鸿章失败,使他认识到清政府本质。   材料四 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⑶孙中山所说的“恶劣政府”指什么?为了实现“救国救人”,他提出了什么具体方法? 答:“恶劣政府”指清政府。 方法: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材料四 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⑷根据材料四,结合课本P.65~66的内容,归纳孙中山为实现救国目标都做了哪些组织上的准备? 答:1894年创建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组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思考一:结合材料,指出孙中山阐发了什么思想?其内容有何内在联系?   思考二:依据该思想,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思考三: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该思想。 革命需要指导纲领。请阅读课本P.66~68,并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内容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具体主张 评价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暴力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 推翻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专题4.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内容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心 前提 补充和发展 内容 内容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民族主义是夺取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政权;民生主义是巩固政权。 思考二:依据该思想,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①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②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三:综合上述材料,评价这一思想。 答: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进步性——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局限性——缺乏明确的反帝目标和土地革命纲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材料五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当时正在美国,……他认为自己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应该在海外展开外交活动,断绝清政府后援。同时,也为新成立的共和政府争取更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1912年8月,应袁世凯一再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与袁世凯共商国事,……孙中山被他所迷惑……推心置腹对袁世凯说:袁总统于练兵一道很在行的……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以统一中国。 ——人教版历史选修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