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三中国的西部区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三中国的西部区域

單元三 中國的西部區域 圖一 圖二 地形 1.西部區域位於ㄅ-大興安嶺、橫斷山脈以西。【※大興安嶺約年雨量 公釐等雨量線】 2.西部區域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體。 3. 西北 地區的地形 (1)東側: A甲-【 】高原。 B黃河經過的【 河套平原 】,【西套】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 (2)西側:乙、丙-三山夾兩盆(如圖二)。 A.ㄆ-【 】山。 B.乙-準 葛爾盆地的開口向西, 額爾濟斯河 是 北極海外流區 的外流河。 C.丙-塔里木盆地的缺口向東, 塔里木河 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 中國最大的沙質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進的去,出不來)、(死亡之海)。 D.新疆的大都市皆位於高山山腳下的 沖積扇 ,屬於聚落發展中的(水源)因素。 (3)溝通東西側的古絲路:【 河西 】走廊。 A河西走廊位於內蒙古高原與 祁連山 之間。 B斷層陷落的地塹。 4.青藏高原東北側:丁-【 】盆地是中國最高的盆地。 5.岡底斯山到崑崙山之間屬於 藏北高原 。 6.岡底斯山到喜馬拉雅山之間,屬於 藏南縱谷 ,雅魯藏布江流入 印度洋 。 氣候 1.西部區域的 高原、盆地 因為距海遙遠,屬於【 】帶【 】氣候。 2.西部地區的 山地 、 青藏高原 ,高度超過三千公尺,氣候呈現 垂直 變化,高山終年低溫,山頂呈現【 】景象。 3.藏南縱谷因為受到夏季【 】的西南季風影響,氣候溫和濕潤。 區域發展特徵 1.西部區域的畜牧業:氣候乾燥。 (1)內蒙古高原 東 側、 準 葛爾 盆地、柴達木盆地與 藏北高原 是中國主要的畜牧區。 (2)以前的牧民實施逐水草而居,近年逐漸轉變成【定居放牧】。 A內蒙古西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 B天山、阿爾泰山:山牧季移。 C內蒙古東側:放牧。 (3)草原盛會:蒙古族「那達慕」。 2.西部區域的農業活動:受制於【水源】的影響。 (1)河谷灌溉農業:引河水灌溉,例如: A河套平原引 黃河 河水灌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塞上江南」- 西套 灌溉發達, 稻 田密布。 B藏南縱谷引雅魯藏布江河水灌溉,種植 青稞 。※定居。 (2)綠洲農業: A仰賴 夏 季高山 融化雪水 灌溉,常見於 河西走廊 與 新疆 。 B在新疆地區, 坎(兒)井 是一種利用 地下水 的水利設施。可 減少水分蒸發 。 C 日夜溫差大 ,利於瓜果累積糖分→瓜果之鄉。(哈密瓜、葡萄) D土地利用非常 集約 。 E作物種類 層狀分布 且 多樣化 。 F一年一穫(夏季融雪是水源)。 3.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 (1)不可再生的能源:化石燃料 中國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蘊藏在 西部區域 。 西電東送 、 西氣東輸工程 :中國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開發本區能源優勢,加速西部區域的開發與工業成長。 (2)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與地熱 A【青藏高原】是 太陽能 與 地熱 最豐沛的地區。【※可再生能源】   ※西藏的 洋八井 地熱田是中國最大的地熱田。 B【內蒙古】擁有風力能源,中國風力發電的主要區域。【※可再生能源】 (2)蘊藏 稀土族 金屬礦冠於全球。 交通 1.陸地上適合長途運輸的交通方式為【 鐵路 】。※載運量大、運費比公路便宜。 2.面積廣大的西部區域, 鐵路 是中長程運輸主幹。 3. 青藏鐵路 已全面通車,銜接青海省西寧到西藏拉薩。 使青藏高原對外交通更方便,縮短中國各地往【 南亞 】地區的運輸時間。 4. 歐亞大陸橋 (新絲綢之路)的新疆地區,【 烏魯木齊 】是新疆境內的公路網中心,配合 蘭新鐵路 西延計畫,與 中亞 鐵路接軌。 蘭新:甘肅省蘭州出發,經過河西走廊,銜接到新疆烏魯木齊。 中亞: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等國。 5.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後, 邊境貿易 與 口岸 吸引大量人口湧入,加速西部區域的發展。 區域發展問題 原因 影響 氣候條件欠佳,水資源缺乏 基礎建設、資源開發成本偏高。 過度開發 1.產生土壤 鹽鹼化 。 2.土地 沙漠化 範圍增加。 3. 沙塵暴 頻繁。 4.生態破壞的問題。 交通 易達性 提高,帶來漢民族移入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流失、 族群衝突 。 5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