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同一高度静止下落的一切物体
二、自由落体运动特点 猜想: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符号g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一般取 g = 9.8 m/s2 粗略计算取 g = 10 m/s2 (1)与地理位置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 (2)与高度有关: 高度越高,g值越小 四、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v0= 0, a= g x=h) 五、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1、测定反应时间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五、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课堂练习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B、北京的地面g值比上海的地面g值略大 C、g值在任何地方都一样的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3、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 (1)小球落到地面的时间 (2)落下一半时间时的速度 (3)从开始下落的时刻起,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 (1) 4s (2)20m/s (3)5m 35m 4、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塔高的 9/25,求塔高。(取g=10m/s2) 125m 5、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0.25s内通过高度为2m的窗子,求窗口到屋檐高度是多少? 2.28m * *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 王 丽 飘落的树叶 滴下的雨水 树上掉落的果实 机舱里跳下的伞兵 下落运动 “落体运动” 问题: 是果实掉落的快还是树叶掉落得快? 是重的物体掉落的快还是轻的物体掉落得快? 历史上关于落体运动的两种观点 1、根据直接观察,亚里士多德提出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亚里士多德 2、根据巧妙的逻辑推理,伽利略提出 轻与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伽利略 古稀拉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 —— 亚里士多德 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两千年前: 亚氏的观点对吗? 老亚,你的理论是错的! 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 伽利略 几百年前: 伽利略的推理: A B A球比B球重的多,按照亚氏的理论: B球落得就要比A球慢得多。 A B 用铁条将 A球与B 球连接,连接体比原两球都要重,那么连接体的下落速度会比原A球更快。 A B 但是,如用铁条将 A球与B 球连接,速度小的 B球就会牵制速度大的 A球,从而使连接体的下落速度会比原A球更慢。 同一假设条件,通过合理推论,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 推谬法 传说的比撒斜塔实验: 实验结果: A 球与B 球同时落地,连接体的 下落不比A球快,也不存在 B 球 牵制 A 球的事实。 地面 × 实验与探究: [实验Ⅰ]:硬币和展开的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由 静止开始下落。结论: [实验Ⅱ]:纸团和展开的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由 静止开始下落。结论: 越重的物体落得越快。 一样重的物体,体积小的下落快。 [实验Ⅲ]:硬币和贴纸的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由 静止开始下落。结论: 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我们也得出亚氏的理论是错误的。 一对矛盾: 理论推导和实验证实都说明不是越重的物 体落得越快! 现实生活中的的却却看到果实比树叶下落 得快! 怎么解释呢?是不是有什么关键的因素我 们没有考虑到呢? 真相大白: 原来整个事情的元凶就是: 空气阻力 就是说: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同一高度静止 下落的一切物体,其下落情况都是一样的。 [实验] 实验仪器:牛顿管 抽气孔及阀门 1、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 落的运动。 定义要点:①仅受重力,忽略空气阻力。 ②从静止开始,初速度等于0。 自由落体运动状态是一种理想的运动状态。 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空气阻力可以忽略,那么物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