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上第四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pptVIP

化学九上第四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九上第四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引入: 1.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 2. 为什么一勺糖放在水中很快就消失了? 3. 为什么有人用了香水,老远就能闻到香水的味道? 2、下列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不同微粒构成 ④它们为相同的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1995年3月20周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 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 于化学变化 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 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C.气球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6、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时常压 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 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 不变),若该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 则M内氮气分子的变化合理的是( ) 升高温度压强不变 A B C D B * * 活动与探究 过一会儿,小烧杯A中装有 的甲溶液变成红色。 如右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20 ml无色甲溶液 ,在烧杯B中装入5 ml无色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 1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甲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作出猜想 1、乙溶液中的一些不可见的粒子运动到了甲溶液中,使甲溶液变红。 2、甲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B中乙溶液无关,可能与空气有关 3、可能是大烧杯不干净,大烧杯内壁有看不见的粒子运动到甲溶液中,使甲溶液变红。 方案1:在甲溶液中直接滴加乙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方案2:取出烧杯B,只将烧杯A扣在大烧杯内,看是否变红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 方案3:在大烧杯外放一同样的烧杯C做对比实验,看是否变红 B C 甲 溶液 乙溶液 方案3 方案2 方案1 结论 现象 实验设计 结 论 氨分子在运动 酚酞溶液 B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 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氨分子很小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古希腊就有一位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仅是一种设想。 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1827年夏天对各种植物的花粉颗粒浸在水中时的运动做了研究。发现浸泡在水中的花粉粒子奇异的、不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说明了什么? 对布朗运动的说明成为分子运动论的伟大成功 19世纪中叶后,由于假设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揭示了物理和化学现象间的许多关系,解释了许多问题,因而日益增多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接受了原子假说。然而,分子、原子真的存在吗? 1982年宾宁和罗雷尔在IBM公司苏黎士实验室发明的一项非凡表面成像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 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IBM的实验室用铁原子拼出的汉字“原子” 科技的进步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可以操纵分子和原子。 二、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有何特点?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 【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特点2】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食盐在水中溶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分子的这一特点可以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静置的水中,品红能扩散 敞口放置水会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