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观点:各大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在规模、特点和作战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其作用和意义都是独有的和至关重要的,是任何其他战役所不能代替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是由各国军民在不同的战场上共同完成的,而不能只依靠某一战场的某一战役而单独实现。 3.对“战争反思”的反思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落后就要挨打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 第32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1.3~1942.1) 1、信号(序幕): 美国《租借法案》、英美表态支持苏联。 2、基础: 美英《大西洋宪章》,美英联盟。 3、核心: 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 形成标志: 1942.1.1,苏中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 在华盛顿白宫正式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何时何地签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军事上的联合: 三大战场遥相呼应 经济上的联合: 美国提供战略物资 政治上的联合: 重要会议,不单独媾和。 思考:为什么要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不同制度的国家能联合起来吗? 1940年,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军事同盟,加快侵略和扩张步伐,法西斯力量猖獗。 英美苏等国,相互不信任,力量松散,被法西斯各个击破,局势越来越恶劣。 所以,必须以反法西斯同盟对付法西斯军事同盟。 法西斯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苏、美等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只有各国为了对抗共同敌人,抛弃前嫌,就能联合起来。 观察地图,说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作用。 二、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 1、首先转折: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之战(1942.6)。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标志: 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1941.7~1942.2) 3、首先结束的战场: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1942.10) 二战的转折 1942.6 1942年6月 1942年10月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几乎被夷为平地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 在激战中仍坚持生产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 德军第6军团被俘的部分军官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丘吉尔不无夸张地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虽然我丝毫不想贬低英军的功绩,然而我仍不得不给他说明: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它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是在伏尔加河、顿河地域,并随后在北高加索地域消灭了人数众多的德军及其盟军的集团。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 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①、阿拉曼战役之后, 美英盟军结束北非战事 (1943年5月) ②、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 1、战争的节节胜利: 1942.7~1943.2 1943.9 2、国际会议: ①、开罗会议(美英中) 《开罗宣言》 核心:要求日本归还 台湾等中国领土。 ②、德黑兰会议(美英苏) 核心:在欧亚战场的 协同作战(分工与责任) ⑴、欧洲战场结束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