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政学赤字公债财政政策
10.3 公债理论的发展 10.3.1 早期公债理论:利弊之争 (1)公债有害论(亚当?斯密) 侵蚀个人消费;滋生食利阶级 (2)公债无害论(凯恩斯、萨缪尔森) 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财富 (3)公债两重性理论(穆勒、瓦格纳) 来源与用途:来源于生产领域,用于非生产领域,有害;来源于生产领域,用于非生产领域,无害 * 10.3.2 李嘉图等价定理 (1)定理的提出 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2 000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 000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征课的100万镑,只不过由付这100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100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的开支是那2 000万镑,而不是为那2 000万镑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利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2 000万镑;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每年征课100万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962年,208页,) * 10.3.2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表达了政府征税与举债在经济影响上是一样的思想。当然,李嘉图说课税与发债一样,并不等于他主张发债。他认为发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所以他反对发行公债。 现代版的李嘉图等价定理要等到1970年代才出现。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R. J. 巴罗在题为《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论文中,力图引申李嘉图对政府举债的经济影响的论述。 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一文中反驳巴罗的观点时,首次使用了“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的说法。由于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所以在一些文献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又变成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Ricardian-Barro Equivalence Theorem)。 * (2)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含义 李嘉图的本意 举债与征税的效果是一样的,即造成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英镑,个人消费支出的损失也一样。 巴罗的延伸 理性预期:未来公债本息总额的现值=因借债而产生的即期减税额;举债减少了政府储蓄,但也增加了私人储蓄额(用于未来被征税);总储蓄不变,消费和投资也不变。因此,举债与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 托宾的看法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的假设往往与现实不符。税收扭曲;财政幻觉 * 10.4 财政政策 10.4.1 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仅是指财政间接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状态的政策。 即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运作,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一种经济稳定政策。 它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 10.4 财政政策 10.4.2 财政政策目标 促进就业 稳定物价 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缓解宏观经济波动或危机的不利影响 10.4.3 财政政策的类型 主动:相机抉择 消极:自动稳定器(累进税制) 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 * 10.4 财政政策 10.4.4 财政政策的运作机理 财政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公共支出。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实现政策目标。这通常是利用乘数(倍数)效应实现的。所谓“乘数效应”,是指税收或公共支出变动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扩张或收缩),但变动是以乘数(倍数)进行的。 例子 政府花50元请一个农民工把一条路剖开,然后再填上。农民工用这50元满足生活必需,刺激了市场需求。为了把路挖开再填上,需要水泥、沥青以及必要工具,刺激了就业和市场供给。 * 现实中的财政政策 亚洲金融危机 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改造金融业。 次贷危机 4万亿;百万民工大培训;百万毕业生就业培训;加快高铁建设。 未来十年 城镇化(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巨大挑战) 欧债危机 “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四国的首字母合起来,恰好是英文“PIGS” 。 财政紧缩;希腊大罢工,动乱。 * 现实中的财政政策 欧债危机 始于希腊。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希腊主权信用级别在过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级以下。惠誉同时还下调了希腊5家银行的信用级别。惠誉称,这一降级决定反映了“对希腊中期公共财政状况的担忧”,加上希腊金融机构的信誉不良和政策面的负面因素,难以确定希腊是否可获得“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复苏”。受消息影响,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