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史纲要第四讲.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史纲要第四讲

三、统治阶级内部的探索: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国内外危机而催生的一种对强盛的渴望,对富裕的追求。它兴起于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 1、背景: (之一)湘军和淮军的崛起 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湘军和淮军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总之:他们扶晚清大厦之将倾,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满清政府掘墓! 湘军和淮军 1861年开始,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被赋予了“肃清东南”的责任与权力。长江沿岸各省,也几乎全被湘军、淮军首领控制。“偏裨皆可督抚” 四川总督:骆秉章(左宗棠的前长官、湘军好友); 湖广总督:官文(后期与湘军交好) 湖北巡抚:严树森(胡林翼的下属) 湖南巡抚:毛鸿宾(曾国藩同年、旧交) 江西巡抚:沈葆桢(经曾国藩密保得官,有纠葛,为人正 安徽巡抚:李续宜(湘军名将李续宾之弟) 江苏巡抚: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幕僚) 浙江巡抚:左宗棠(有摩擦,但佩服曾国藩“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识大局。) 两广总督:宴端书、广东巡抚郭嵩焘(协饷省份、都是曾国藩的好友、知交) 湘军和淮军 他们不仅打败了天平天国,维持了清朝的统治,而且还举办了洋务,造就了所谓的“同治中兴”。 他们几乎垄断了晚清重要地方的政权,造成了督抚专权和清政府“外重内轻”的权力分配格局,清政府从此外强中干,直到倾覆。 他们垄断了晚清几十年的内政和外交,他们是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之东南互保等的直接决策者和参与者。 1、背景: (之二)庚申之变 近代化事业的真实起点 僧格林沁亲王:“海口转战至今,迭经挫败,误国殃民,死有余辜” 恭亲王奕“登高瞭望”,“痛心惨目”、“痛哭无地自容”。 咸丰:“览奏曷胜愤怒” 曾国藩:“四更成眠,五更复醒……悲泣,不知所以为计” 胡林翼:见长江中洋轮船“速如奔马,疾如飘风”,“变色无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 更多的知识分子:“欷歔”、“泣下”、“为之大哭” 、“须发皆白” 1、背景: (之三)思想之争 顽固派的攻讦:倭仁、张盛藻等。 清议的漫骂: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张佩纶等。 奕 :鬼子六;丁日昌:丁鬼奴;李鸿章:无时不在受谤;郭嵩焘:《出使日记》被毁版。庚子事变时几被戮尸。 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 1、背景: (之四)“唯武器论” 曾国藩:“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 总理衙门:“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后膛枪、铁甲船和北洋水师 2、洋务运动的展开: 从“求强”到“求富”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朝中大员以奕、文祥为首,地方督抚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为首,主张自强。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学堂 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奋起:戊戌维新 1、甲午中日战争后之国内形势 (背景之一) 甲午中日战争中,堂堂华夏败于蕞尔小国。 沙俄对辽东半岛的染指 政治奴役性的贷款 抢夺中国的铁路 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清政府成立侵略者的税吏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兵临城下的反思 (背景之二) 维新派的反思:否定洋务运动之不能救国:“不挈其领而握其枢,犹治丝而焚之,故百举而无一效也。”——梁启超 洋务派的自我反思:“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奕 实践的反思:“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原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甲午海战幸存者 2、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 康有为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主张入世救国。《大同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一直提倡经世致用。“以经营天下为志”。 康有为抱有狂热的政治雄心。先后七次上书皇帝。 “民心既解,散勇无归,外患内讧,祸在旦夕,而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今乃始基耳。”——第三书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瞬,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康有为《强学会宣言》 如若不变法,皇帝“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第五书 2、戊戌维新的领袖:梁启超 “康梁”之名始于戊戌维新,此乃师徒之分。 主编《时务报》,并发表《变法通议》长文,接触新事物的千万知识分子为之倾倒!实宣传之长才! 一支笔抵上三千毛瑟枪。 其外,还有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等。 3、在变与不变之间: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争论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