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答案cumt信科101.doc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答案cumt信科10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答案---(qq群中那套题的答案)》 一些答案不是特别确切,可以精简甚至更改,仅供参考- 将下面英文的含义写出,并解释其含义? (1) 信标节点:指通过其它方式预先获得位置坐标的节点,有时也称作信标节点。(网络中相应的其余节点称为非锚点。) (2) 测距:指两个相互通信的节点通过测量方式来估计出彼此之间的距离或角度。 (3) 网络连接度-----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4) 邻居节点: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5) 跳数:两个节点之间间隔的跳段总数,称为这两个节点间的跳数。 (6) 基础设施:协助传感器节点定位的已知自身位置的固定设备,如卫星、基站等。 (7) 到达时间:信号从一个节点传播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信号的到达时间。 (8)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节点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强度大小,称为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 (9) 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 AoA):节点接收到的信号相对于自身轴线的角度,称为信号相对接收节点的到达角度。 (10) 视线关系(Line of Sight, LoS):如果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能够实现直接通信,则这两个节点间存在视线关系。 (11) 非视线关系: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障碍物,影响了它们直接的无线通信。 (12)传感器的灵敏度------指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13)信标----无线网络传输协议中,无线数据的帧结构里面,开始是一个信标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它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定位精度(PositionaIAccuracy),空间实体位置信息(通常为坐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到达角(AoA)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原件、转换原件和基本转换电路组成。优点:①平面结构的网络比较简单,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所以又可以称为对等式结构;②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经,网络负荷由这些路径共同承担,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瓶颈,网络比较健壮。 缺点:①平面型的网络结构在节点的组织、路由建立、控制与维持的报文开销上都存在问题,这些开销会占用很大的带宽,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②另外,整个系统在宏观上将损耗很大的能量。③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可扩充性差。 (2)分级结构: 优点:①在分级结构中,传感器网络被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这些簇头形成了高一级的网络;②簇头节点负责簇间数据的转发,簇成员只负责数据的采集。这大大减少了网络中路由控制信息的数量,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 缺点:问题就是簇头的能量消耗问题,簇头发送和接收报文的频率要高出普通节点几倍或十几倍,因而要求可以在簇内运行簇头选择程序来更换簇头。 简述质心定位算法的步骤,和相应的理论依据。 在计算几何学里多边形的几何中心称为质心,多边形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就是质心节点的坐标。 假设多边形定点位置的坐标向量表示为pi= (xi,yi)T,则这个多边形的质心坐标为: 18.描述TDOA测距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TDoA的定位机制中,发射节点同时发射两种不同传播速度的无线信号,接收节点根据两种信号到达的时间差以及这两种信号的传播速度,计算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发射节点同时发射无线射频信号和超声波信号,接收节点记录下这两种信号的到达时间T1、T2,已知无线射频信号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c1、c2, 那么两点之间的距离为(T2-T1)*S,其中S=c1*c2/(c1-c2)。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