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肠杆菌检测初发酵验证试验分离培养报告取样与处理复发酵51 检验
靛基(I) 甲(MR) VP(VP) 柠檬酸(C) 鉴定(型别) 十 一 十 十 一 一 一 一 典型大肠杆菌 非典型大肠杆菌 十 十 十 十 一 一 十 十 典型中间型 非典型中间型 十 十 一 一 十 十 十 十 典型产气肠杆菌 非典型产气肠杆菌 注1:如出现表1以外的生化反应类型,表明培养物可能不纯,应重新划线分离,必要时做重复试验。 注2:生化试验也可以选用API等鉴定卡,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6)结果判断: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生化试验为十十一一或一十一 一。只要有1个菌落鉴定为大肠杆菌,其所代表的LST肉汤管即为大肠杆菌阳性。依据LST肉汤阳性管数查表(见附录),报告每100克(或100亳升)样品中大肠杆菌MPN值。 六 报告 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样品大肠菌群的MPN。 结果表示方法:NMPN/100mL 附表:大肠杆菌计数最大可能数(MPN)检索表 注: ①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1ML(g),0.1mL(g)和0.01 mL (g)。每稀释度3管。 ②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0mL(g),1mL(g)和0.1mL(g)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1ML(g), 0.01ML(g)和0.001mL(g)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可类推。 相 关 视 频 /special/show_2572599/NxNdU7DdVMbScZ8e.html 思考题 1.大肠杆菌的检验分哪几个步骤?各有何作用? 2.在糖发酵试验中,若发现发酵倒管内存在极微小的气泡,这种情况可否算作产气阳性? 3.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部分 细菌总数检测 依据:GB 4789.2-2008 《细菌总数检测》 充分振摇或研磨 25g或25ml 检样 225mL稀释液 含有玻璃珠的灭菌玻璃瓶或乳钵 1:10稀释液。 1ml 1ml 1ml 9ml水 1:100 9ml水 1:1000 9ml水 1:10000 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样品接种 熔化已灭菌的培养基并冷却至45℃左右; 选取2~3个连续的合适稀释梯度; 取1mL样品注入已灭菌干燥过的培养皿 (D=9cm)中,注入20mL左右的适温灭菌培养,并同时水平轻微晃动,每个稀释度接种各3只平板。 培养及计数 培养条件:倒置于37±1℃温箱内培养48±2h。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报告对象的选取 (1)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培养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培养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2)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水样的细菌总数。 (3)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结果报告 根据以上所获得的数据 报告表示为:N cfu/100mL cfu(Colony-Forming Units)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七水中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的检测 黄绍松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简介: 微生物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也已广泛地应用到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学在其原有的一些经典实验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微生物在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理论,认识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种低温储藏条件对橙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 制冷学报.pdf
- 铜离子稳态平衡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生命科学.pdf
- 不同浓度卵黄低密度脂蛋白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pdf
- cthrc1抑制小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pdf
- page 1 page 2 page 3 page 4 346 地震地质20卷 及图5中3条裂缝应 .pdf
- 29 比较利益与交易.ppt
- 实验和模拟计算确定sio 2 空心微球的孔径分布 - acta phys -chim sin.pdf
- 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含碲环糊精衍生物 - chemical journal .pdf
- 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 - 分析化学.pdf
- 第六章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