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王玉川.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医大师王玉川 1个人简介 王玉川,男,汉族,生于1923年9月,上海市奉贤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等职。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 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60余年,是《内经》重点学科创建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之一。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等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为中医理论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他在对《内经》“三阴三阳”理论做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三阴三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和解析。后对“辨证论治”这一最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标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张以史为鉴,巧用古方;强调实践,不离理论;教育至上,治学严谨;甘为人梯,大爱无私。他的学生这样评价他:为人淡泊,不慕虚名;师出名门,有真才实学,学富五车,而无头角夸诞;虽非博导,而众多博导皆曾受其教;未登讲堂,而授课讲稿竟出其手;著述不繁,却不乏真知灼见;审查论文,从不敷衍,撰写书评,必中肯綮。 2治学经历 余自1941年开始求学于名中医戴云龙先生,并得到著名医家陆渊雷先生的指教,学成后在当地行医。1954至1956年间曾就读于江苏省松江县卫生局中医进修班和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在南京中医学校从事中医药教学与临床工作。1957年奉卫生部调令来北京中医学院工作至今。一生主要从事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尤其将《黄帝内经》的学术内涵、理论观点,以及理论体系构架的研究视为重点。北京中医学院创办之初担任内经教学组组长,当时在一无教材,二无高等中医教学基础的条件下,带领全组教员夜以继日的编写教材,制定教案,为中医教育步入高等教育行列奠基了基础。1959年至1963年亲自主持编写了全国中医院校教材《内经讲义》 (第一、二版),提出“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的学术理念。自此一直工作在以中医教学、中医理论研究为主的传道解惑的岗位上,同时也参与了中医临床诊治与研究的相关工作。 3学术思想 1.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历经千年。因此,我认为研究和发展中医学首先要学习继承自古至今行之有效的学术理论、临床诊断和方药应用的规律,其次应该看到中医学理论体系需要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古代,而要敢于创新。创新是使学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自古至今科学发展之根。比如《内经》本身对“三阴三阳”理论内涵的表述就不统一;对五脏的阴阳属性,《内经》各个篇章说法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阴阳学说源于《周易》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古代医家为了适应医疗的需要,对《周易》时代阴阳分太少的专业标准作了改进,用三阴三阳就能更加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盛衰多少,以利于分析自然界的种种气象变化、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我认为三阴三阳思想的确立,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毫无疑问是一次了不起的重大改革,对于中医理论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在应用方面存在着对象和方法上的差异,还有古代医家学术流派的不同,在具体表述上就呈现为十分复杂的情况,尤其是在阴阳与五行学说相互结合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从对“三阴三阳”认识的异同,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推进、医学的发展,那种把三阴三阳性质和次序认为是不能变动的“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那种以为研究和发扬中医必须倒退到《周易》那里去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我在“同证异方”的研究中,更是体会到承古而不泥于古,注重创新的重要性。辨证论治学说体系是千百年来无数医学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同证异方”、“同病异治”的理论基础。现代某些中医专家以为,中医学拥有这样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相当完备的辨证论治学说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并坚信这就是中医学的特色,从而在教学、科研和临床中强调突出这个特色。似乎中医学里的这个体系已经达到了完美无缺、登峰造极的境界,临床上遇到的一切问题,只要遵照这个体系去做就都会迎刃而解;如果解决不了,那只能怨自己没有掌握好。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才逐步认识到这种思想是一种现代迷信。辨证论治学说的成就是在牺牲了“同方异治”的宝贵经验,扼杀了寻找广谱有效方药的热情之后才取得的。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辨证论治的作用至今还没有可以替代它的手段;更不能否认,辨证论治学说体系的建立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它的辉煌成就使人们的思维陷入永恒不变的公式之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