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
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4、换新衣服:中山装替代了小马褂儿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总感到西服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又不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于是,他以当时日本流行的学生制服为基样,请裁缝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式服装,上衣把立领改成直翻领,前身开四个口,装上四个兜,每个兜上加一个“倒山形”的兜盖;裤子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有一个大暗兜。这套新式服装就叫“中山装”。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用、方便、美观,衣兜里可以放钢笔、笔记本等用品。中山装很快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后来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8、改良新剧:女伶也可以参加公演 ??? 辛亥革命期间,新剧是资产阶级民主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民国初年,孙中山挥毫书写了“改良新剧”四个大字,赠给新剧艺术家黄喃喃,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那时北京剧坛很保守,旦角一律由男的扮演,根本不许女人登台演戏。天津离北京很近,由于它被辟为商埠,受西方文化影响,早在辛亥革命以前,那里就涌现出一批女伶。1912年,著名京剧演员俞振庭借改良新剧的东风,邀请天津女伶赴京献艺,开女伶在北京剧坛公演的先例。随后,一批又一批的女伶进军京城,给北京剧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但是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名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遇到灾荒,流离失所,冻饿而死于路途中是常有之事。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的沿袭下来。 * 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一场影响深广的社会风俗革命。男人剪去长辫,女人舍去缠足,全民换服装、改称谓、易风俗,中山装替代小马褂,称谓从“老爷”变成“先生”、见面不跪改成鞠躬、男女可以牵手逛街,三妻四妾不被保护、一夫一妻成时髦…… 1、剪掉辫子:男人从此改头换面 ??? 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当时,革命党人视蓄辫为清王朝的恶政,是满洲贵族奴役汉人的象征。“剪辫文”规定:“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那时候,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有诗说:“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就创建于1912年。据说,当时盛锡福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2、不再缠足:女人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 1912年3月13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劝禁缠足文”指出:“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从此,女子缠足恶俗逐渐废绝。??? 缠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便有记载,不过那时只存在于个别“舞人”中。自五代南唐后主令宫人以帛缠足,舞莲花中,由是人皆效之。而自宋以后,随着纲常礼教束缚的加强,缠足便成为妇女应该普遍遵守的规矩。因此,放足也就成为妇女从封建桎桔下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此以前,虽有个别的志士仁人提倡天足,维新派也曾在许多地方设立禁缠足会,但像临时政府这样,自上而下大规模地禁止缠足,却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 3、改称谓:不再叫“老爷”请叫“先生” ???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保持着形式上的平等,而反对封建制度一切形式上的不平等。因此民国官民之间、上下级间、人民之间,如何称谓,孙中山也非常重视,他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命令中说:“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5、不再跪拜:平等就是不要卑躬屈膝 ??? 跪拜之礼,是一种提倡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反映了人格上的极不平等。而这种礼节和资产阶级的人权说是不相容的。因此,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议上,孙中山即提出废止跪拜礼,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这一提议得到全体代表的赞成通过。此后,鞠躬礼便逐步流行开来。 6、男女无别:可以一起坐车还能牵手逛街 ??? 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当时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至此,虽有力挽旧秩序、护“舆制”官威者指斥为有伤风化,亦已无力回天。 7、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很快提出改用阳历案。当时有人反对,说: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孙中山说:孔子是殷的子孙,他反对周历,可当时又不能提出用殷历,所以才主张“行夏之时”。我们的始祖轩辕氏以冬至为岁首,而现今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