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产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控制危险因素可使全球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降低75%,卒中风险降低85%。胡大一教授说:“预防是控制慢性疾病的最佳手段[1]”。
危险因素是指与某一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的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2]。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危险因素是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体力活动减少、情绪应激等。
预防分为一级预防:防发病,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防事件,有病防变,预防和减少致残或致死率。下面就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概述如下。
1 戒烟
目前我国烟民有3.5亿和被动吸烟者5.4亿。我国每年死于烟草相关性疾病者约10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吸烟发生卒中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冠心病发生风险较不吸烟者高3.5倍、死亡风险增高6倍。被动吸烟者冠心病危险升高69%、死亡危险增加30%、卒中危险升高56%,其危险呈剂量反应性增加[2]。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被动吸烟及其对健康危害的认知率不足25%。
2 控制体质量
理想体质量是体重指数(BMI,kg/m?2)维持在18.5~24.9 kg/m?2。超重(BMI≥25 kg/m?2)和肥胖(BMI≥30 kg/m?2)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肥胖者6000万。肥胖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体质量每增加10%,心脑血管疾病将增加约5%。建议肥胖者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减轻体质量。
3 适当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体力活动减少是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力活动与锻炼有助于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加强葡萄糖代谢。规律体力活动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标是坚持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天30 min,每周5 d以上,贵在持之以恒。
4 健康饮食
饮食是引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重要因素。饮食有节,合理膳食,以平衡膳食宝塔为标准,提倡清淡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氯化钠6 g/d)。低脂即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 mg,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5 适量饮酒
酒精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升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心律失常,降低心脑血流量,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酗酒者劝戒酒,其他饮酒者宜适量,勿饮烈性酒,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6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对情绪应激、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加强压力管理技巧教育,参加心理社会学支持团体,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7 控制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糖尿病患者约2300万,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非糖尿患者群的3~4倍。长期控制血糖达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公认的最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4]。抗高血压治疗可使卒中发病率减少38%,冠心病发病率减少25%。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从单纯血压值的降低拓展为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总体风险。
8 调脂治疗 他汀类药物应用
血脂异常可增加血液粘滞度,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密切相关。他汀类药(如阿托伐他汀)是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LDL C的合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稳定性,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反应等[5]。最近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强化降总胆固醇预防脑卒中再发(SPARCL)研究结果显示,发病6个月内心脑血管患者,每天使用阿托伐他汀80 mg可以使再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16%,能使心血管事件下降42%,减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6%。
9 阿司匹林的使用
血小板的激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小剂量阿司匹林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合适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分别下降33.3%和25%,心血管死亡减少1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