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石流形成及防治策略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泥石流形成及防治策略探究

关于泥石流形成及防治策略探究摘要:这两年全球地震不断增加,而地震之后所产生的泥石流也不能不防,泥石流对山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隐藏着极大的危害。本文以黑水县堆古热河沟泥石流的实际勘察工作为例,针对泥石流的产生、形成、发展趋势以及防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泥石流 危害性 发展趋势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与松潘县、红原县、理县、茂县接壤,介于E102。35′~103。30′,N3lo 35′~32。38′之间。黑水县城以境内黑水河得名,河流纵贯全境,境内山高坡陡,交通条件较差,热河沟泥石流勘查区位于黑水河右岸,距离县城42.5km。 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热河沟主沟长2.95km,整个流域形态呈“鸭梨”形,流域面积约4.87km2 ,按沟谷各段功能类型及地形特征,可将热河沟划分为汇水物源区、形成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部分,三个区域的特征明显。 1.1 形成汇水区的特点 热河沟汇水物源区占流域面积83.2%,汇水功能显著。主沟道总长1.364km,纵坡降为101.3‰,左侧发育一条支沟。主沟及支沟常年有固定的水源,雨季水流量相对较大,冬季或旱季主要为地下水渗出补给。 1.2 形成流通区的特点 形成流通区位于沟谷中、下游段,沟道纵坡降142.1‰,两岸平均坡度45。~70。,局部狭窄地段岸坡呈直立状,沟床上崩积大块石零星分布,具备形成小规模堵塞的条件。由于沿沟床及沟谷两侧坡脚分布有松散的崩坡积物,可起到沿途提供物源的功能。其中可参与泥石流运动的不稳定物源总量约7.80万m ,主要分布在汇水物源区两沟交汇处,物质为沟内冲洪积物质及泥石流堆积物。 1.3 形成堆积区的特点 堆积区位于热河沟的下游出山口处,呈扇形分布,扇角80。,面积约0.0672km2,沟床上堆积新近冲洪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从堆积区目前堆积形态来分析,现今泥石流沟道内以下切停淤为主,扇面变幅相对较小(1m),但由于热河沟内松散的不稳定物源量较多,在局域性的强降雨的诱发作用下,沟内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2.泥石流形成主观因素分析 2.1 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2.1.1 泥石流形成条件 首先,降雨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诱发和动力因素。区内降雨集中在5~10月,降水量的垂直分布特别明显,流域内易产生局域性的强降雨,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冲刷沟道及两岸的松散固体物质,启动松散固体物质参与运动而形成泥石流。这种集中降雨及局域性的强降雨是泥石流的主要诱导因素。 其次,由于流域内表层松散物质长期累积,为泥石流形成准备了丰富的固体物质;同时,沟域内人类活动较强,导致沟内地质环境进一步脆弱,为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最后,地形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汇水物源区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强大的水动力源;同时区内发育大量的松散堆积物;纵坡降增大,泥石流在形成后至形成流通区加速下泄,同时沟谷狭窄易形成局部堵塞,在形成流通区中,泥石流还沿途产生侧蚀和揭底,将沟道内及两侧的松散固体物质一同带走,形成规模较大的泥石流。 2.1.2 泥石流的形成过程 暴雨季节,沟槽内的松散堆积物被淘蚀垮塌,汇水物源区丰富的物源被启动,形成泥石流,受沟道宽窄的限制,泥石流可能翻越沟道呈面流撒向下游,至形成流通区后,泥石流在沟谷内汇集并产生壅高,泥石流进一步加速,并可能造成小规模的暂时性堵塞。溃决后泥石流规模更大,携带并掀动形成流通区沟床物质及岸坡松散堆积物,沿。“V”型沟谷下泄,至出山口处,地形变缓,泥石流呈扇状撒开,形成堆积扇。 2.2 泥石流演变过程 热河沟于l989年6月10日暴发过泥石流,之后大致按照l0年的洪水周期而出现洪流。2008年5月22日,热河沟再次暴发泥石流。地震导致沟水受阻-壅高-溃决而形成泥石流,由于排洪槽泄洪能力有限(断面较小),导致泥石流在桥涵洞处受阻,泥石流的直进性特征促使其翻越沟槽。地震导致主沟形成流通区出现犬牙交错的崩坡积物,直接临沟分布,形成流通区除起到加速功能外,物源功能显著,特殊情况下,沟谷易形成堵塞而发生溃决型泥石流,因而其潜在危害性较大。 3.泥石流防治意见和建议 根据热河沟泥石流的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对该泥石流的防治主要采取上游稳(拦)、下游排,拦排结合、以拦为主的总体原则,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泥石流的汇水物源区(中上游)主要以稳土为主,即以植被护坡措施为主,控制和减少泥石流物源,加强对热河村民植被护坡的意识。其次,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区(中、下游)主要以拦挡为主,把泥石流固体物质拦挡在泥石流形成流通区内,改变泥石流流体性质,减少进入现有排洪沟的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