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腈水合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 )
2005 年 2 月 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Feb. 2005
第 42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42 No. 1
文章编号 : (2005)
腈水合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1 2 1 1 , 1 1
邓 林 ,刘延岭 ,王忠彦 ,胡 承 ,孙 勇 ,段洪武
(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成都 610064 ;2. 四川省食品发酵设计院 ,成都 610064)
摘要 :从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腈水合酶产生菌 YL1. 经过对分离菌株形态
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鉴定 ,该菌株初步鉴定为 Rhodococcus . 在含有丙烯腈的培养基中 ,细
胞的生长与产物腈水合酶的合成相关.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 :酶反应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 p H
为 70. 该酶在 50 ℃以下 ,p H 为 6. 0 至 9. 0 范围内较稳定.
关键词 :腈水合酶 ;红球菌 ;酶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 :A
腈水合酶是一些微生物在进行肟或脲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1 ] , 日本学者Asano 等[2 ] 最先发
(
现这一物质具有降解有毒物质乙腈的效果 ,并命名为“腈水合酶”. 由于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区域选择性和
) [3 ] [4 ]
立体选择性 ,通过酶促反应可以将腈类物质转化成酰胺 、酸、醇、酯、氨基化合物 、烯胺等价值更高、
应用范围更广的一些化合物 ,因此在化工产品、手性化合物、医药中间体等的合成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 ] .
( )
利用微生物细胞产生的腈水合酶将丙烯腈转化为两烯酰胺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常温常压 、设备投资
少、生产成本低、无污染、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是生产丙烯酰胺的理想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腈水合酶研究的
( )
重点都放在丙烯酰胺的酶法合成上 ,而对于使用腈水合酶处理含有机腈化物 如丙烯腈 废水的研究还较
少. 使用腈水合酶产生菌进行含腈化合物废水的综合治理不仅能够保护环境 ,提高人类健康 ,还能变废为
宝 ,生产出工业上有用的原料丙烯酰胺.
( )
本文报道从长期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里分离出腈水合酶产生菌红球菌 Rhodococcus YL1 的过程 ,
并对腈水合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样品采集 微生物土样采自于成都市三瓦窑化纤厂生产车间周边被腈化物污染的土壤.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胃肠道滞留型微粒释药研究概况与中药新剂型魏雁飞.pdf
- 背压式蒸汽汽轮机驱动往复活塞式煤气压缩机在固定床煤制气低压甲醇生产中的应用.pdf
- 胆机优质变压器绕制新法3.pdf
- 胀紧联结套的安装.pdf
- 胖老吴浅说历史加页码.doc
- 胜利油田牛35块酸化技术研究应用.pdf
- 胃液的成分及作用.ppt
- 胡杨树根系空间分布特性.pdf
- 胰岛素自调式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朱颖.pdf
- 胶东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示踪张连昌.pdf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