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差异

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差异 在第七章中,Stern 主要介绍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他以现代语言学为起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二、现代语言学(主要是从1920年到1970年)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理论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三、现代语言学中的语言观,对语言变体、语言作为系统或结构、语言与言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四、语言研究的五大方面:音系、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篇;五、语言研究的两个方向:一是语言学各个分支的详细研究;二是把语言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六、语言学的流派,集中介绍了布龙菲尔德和美国的结构主义、新费斯理论(即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和转换生成语法;七、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区别;八、语言学研究将来的发展趋势:从语义和社会角度研究语言。 在这八个方面里,笔者最感兴趣的是第七个方面---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区别。在这一部分,Stern主要列出了七条不同之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转换生成语法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由规则支配的系统,并对这些抽象、复杂的规则进行了详述;结构主义语言学则把语言看作是习惯的集合。 转换生成语法关注的是本族语使用者的能力(competence),而非行为(performance)。结构主义关注的是在给定的理论基础上的分析,研究说话者的真实话语,使用的是实证主义和描述性方法。 转换生成语法对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进行了区分;而结构主义只是关注表层结构。 转换生成语法从1965年之后加入了意义的概念(但关注不够);而结构主义则主要是研究语言的形式方面,并没有把意义纳入考虑范围。 转换生成语法中语音表征不再是研究的中心;而结构主义则把话语优先看作是研究的准则。 转换生成语法的一大特征是,它把语言看作是具有创造性的,可以用有限的手段创造无限的句子;而结构主义则把语言看作是模仿的产物。 转换生成语法关注的是普遍语法;而结构主义关注的是某一具体的语言。 尽管Stern的区分比较详细,但笔者认为还不是很全面,而且第四条区分笔者认为可以忽略,因为尽管从1965年之后意义的概念被纳入到转换生成语法中,意义始终处于TG研究的边缘,当然这一点Stern本人也已指出。因此,笔者根据董革非(2004),谢芳,彭柳(2006)和易洪波(2009)三篇文章以及Stern的区分和笔者自己的理解,对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的区分进行了以下概括和总结: Table 1:转换生成语法与结构主义的差异 转换生成语法 结构主义 产生背景 未受传统语法的过多影响,基于结构主义研究的基础,为了挽救濒临灭绝的印第安语 基于传统语法的研究 语言观 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系统 语言是习惯的集合 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的差异 经验主义 行为主义 理性主义 心灵主义 关注点 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关注语言行为; 关注语言的共性; 关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关注口语; 关注语言的个性研究; 关注表层结构 方法的不同 演绎法,研究任何能反映语言使用者对其母语默认知识的材料 归纳法,对大量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和分类,严格地按发现程序的步骤来描述所观察到的一切语言事实 习得理论的差异 刺激---反应理论 先天论:语言习得机制 研究目的 描写和分析语言事实 研究造成语言事实的原因 笔者上述的总结正如前面所说,并没有把意义方面的区别考虑在内,同时又扩展了区分的出发点,但由于转换生成语法和结构主义对教学的不同影响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所以笔者并没有把其考虑在内。此外,由于笔者的知识有欠缺,所以总结概括的可能会不是很准确。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希望通过上述的简单对比,可以对这两个流派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参考文献: [1]Stern,H.H.2011.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119-148. [2]谢芳,彭柳,2006,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几点比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1):113-115。 [3]易洪波,2009,简论结构主义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差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3):67-69。 [4]董革非,2004,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对比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6):448-451。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