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函数教学中的几个误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函数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反函数教学中的若干误区 反函数是函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反函数教学中稍有不慎 就会走入误区,有些观点甚至在一些辅导资料中以谬传谬,造成误导。 误区之一 求反函数时忽视求原函数的值域。 众所周知,两个函数若定义域不同,即使对应法则相同,也不是相同的函数。原函数的 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若忽视了求原函数的值域,则解得的结果是不一定正确的。 例1 求函数y=的反函数 错解 由y=得 又 所求反函数为 剖析 原函数的值域为,从而反函数的定义域为而上述解法所得的反函 数的定义域为[0,2],显然不是原函数的反函数。 误区之二 求反函数时忽视了原函数的定义域。 有些函数其本身不存在反函数,但在其单调区间内反函数存在,这类函数在求反函数时, 除注意其值域外,同时也要注意其定义域,根据其定义域对求得的x合理取舍。 例2 求函数 的反函数。 错解 函数的值域为y [2 , 6], 又,即 所求的反函数为y=2 ± (2≤x≤6) 剖析 上述解法中忽视了原函数的定义域 ,没有对x进行合理取舍,从而得 出了一个非 函数表达式。 误区之三 混淆复合函数的反函数与反函数的复合函数两个不同的概念。 函数y=[φ(x)]的反函数指的是复合函数(x)=[φ(x)]的反函g-1(x);而函数y=-1[ φ (x)] 指的是y=(x)的反函数y=–1(x)中的x用φ (x)代替得到的解析式,即的反函数的 复合函数,这两个函数一般是不同的。 例3 已知函数(x)=,求(x+1) 的反函数。 错解 由(x)= 可求得其反函数为–1(x)= x+ 从而所求的反函数为 –1(x+1)= (x+1)+= x+1 剖析 上面解法的错误是误认为反函数的复合函数–1(x+1)是复合函数的反函 数。事实上,函数的映射法则已不再是“”了,当然“”不是它的逆映 射,正确的解法是: 令g(x) = (x+1)= 2 (x+1) = 2 x +1 解 得g -1(x)= 即的反函数为g -1(x)= 已知求。 错解 剖析 错误原因是把求反函数的复合函数,理解为求复合函数的反 函数。 例5 已知(x+1)=, 求–1(x). 错解 令y=(x+1)=2x-1, 从而解得–1(x) = x+ 剖析 上面解法中把复合函数的反函数误认为–1(x),正确解法为: 从中解得, 从而可求得. 误区之四 盲目利用反函数求函数值域. 在反函数存在为前提下, 某些函数运用反函数法求函数的值域确是一种好方法,但通过反 函数定义域求原函数值域,逻辑上属于循环解答。习惯上是将反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x的 取值范围作为原函数的值域。运用这种方法求函数值域只有在等价变形的前提下才是真实可 靠的,否则是不可靠的. 例6 求函数的值域. 错解 由函数可求得反函数为,其反函数定义域为 ,从而原函数的值域为 剖析 由于可求得原函数的值域为(),而不是,造成 错误的原因是求解x时, 用代替了原函数的定义域,这是一种不等价的变形. 误区之五 认为互为反函数的两图象如果有公共点, 则公共点必在直线上. 原函数的图象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原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的 交点必是两函数图象的公共点 , 但两函数图象的公共点不一定都在直线上。认为 “原函数图象与反函数图象的公共点必在直线上”这个错误的观点,不仅学生在解题时 经常出现,而且在一些参考资料中也时常见到。 .例7 已知函数(x)= (x+1) 2 –2 x[ -2 ,+∞], 解方程(x)=-1(x)。 分析 直接求得-1(x),再解方程(x)=-1(x) 较为繁琐, 学生容易想到方程(x)=-1(x) 的解是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且满足的定义域. 解 令 消去 . 解方程的解为 用同样的方法再解下面一例:已知函数解方程。 解 令 消去得 解得 , 又与的公共定义域为[0,] ,从而方程的解为 但另一方面,若我们先求=(),再解方程 = ( 0) 化简得 解得方程的解为 ,此方程有三个根。 上面解法在解第二例时为什么会出错呢?问题的关键是错误地认为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图 象其公共点一定都在直线上,其实不然,这与函数的增减性有关,我们可得 以下命题: 设是增函数,其反函数为,若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公共点, 则公共点必在直线上。 设是减函数,则函数与的图象的公共点不一定都 在直线上。 命题(1)的证明: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函数的定义域为B,值域为A, 由于在A上是增函数,易证在B上也是增函数,任取,则有 ,故 若a=b,则命题得证。 若a≠b,设ab, 则由及得即 又是增函数,所以,这与相矛盾,所以,同理可证得,从而 有即,故有=。 命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