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5节
水牛角 【性能】苦、咸,寒。 归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定惊 * 水牛角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衄证 3.疮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先煎3小时。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克,每日2次。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忌用 * 紫草 甘咸寒 心肝 根 * 紫草《本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用】 1.温热病血热毒盛,麻疹不透 治热毒血滞之斑疹、麻疹的要药。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用。 * 概述 含义:凡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阴虚内热证的药物,称为清虚热药;又称退虚热药。 适应证:主要适用虚热证。 肝肾阴虚,虚热内扰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虚 烦不眠、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温病后期,余热未尽,伤阴劫液,出现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绛、脉细数。 也可用于实热证。 第五节 清虚热药 * 本类药物多为苦寒或甘寒之品,主要归肝、肾二经。 使用本类药物,常与滋阴药配伍,以求标本兼治。若治热病后期的阴虚内热证,配清热凉血、解毒之品,以清除余邪。 概述 * 青蒿 苦辛寒 肝胆肾 地上部分 * 青蒿 【功效】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应用】 1.虚热证 清虚热,透骨蒸,为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的常用品。亦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 2.暑热外感 3.疟疾寒热 为治疟疾寒热的要药。 * 青蒿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者忌用。 * 地骨皮甘微苦寒 肺肝肾 根皮 * 地骨皮 【功效】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 【应用】 1.阴虚发热,骨蒸盗汗 善清肝肾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佳品。 2.血热出血证 能清泄实热,有清热凉血之效。 3.肺热咳嗽 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 * 地骨皮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发热或脾虚便溏者不宜。 * 白薇《本经》 【来源】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 白薇《本经》 【性能】苦、咸,寒。归胃、肝经。 【功效】清虚热,清热凉血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2.温病热入营血证 3.热淋,血淋 4.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还可治阴虚外感。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 * 胡黄连《新修本草》 【来源】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 * 胡黄连《新修本草》 【性能】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虚热,除疳热 ,清湿热。 【应用】1.骨蒸潮热 2.疳积发热 3.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 * 银柴胡《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能】甘、微苦,微寒。 归肝、胃经。 【功效】清虚热,除疳热 【应用】1.阴虚发热 2.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 *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 . 概述 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药性特点:本类药性多苦寒或咸寒,入血分,多归肝经、心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治疗营分、血分实热证。 * 概述 适应证:本类药以清热凉血为主,主要适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 温热病热在营分常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等症;热在血分常见神昏谵语、吐衄便血、身发斑疹、躁扰不宁、甚或昏狂等症。亦适用于内科杂病中的各种血热证。 * 概述 配伍:应注意根据治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 如温热病热在营分证+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 治热在血分证+止血、活血、养阴之品; 根据所涉及的脏腑,配伍相应的清热药和凉血止血药。 注意: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