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第八部分、班组建设的安全规范七大标准化 1、作业程序标准化 2、生产操作标准化 3、生产设备安全设施标准化 4、作业环境、工具摆放标准化 5、安全用语标准化 6、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标准化 7、安全标志标准化 * 班组二长五大员 班组是企业的基础,它的管理水平、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班组二长五大员是班组管理中五个很重要的方面。其设置名称因厂而异。例如:生产组长,工会组长;民管员,设备员,安全员,统计员,卫生员。 * 安全生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把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胡锦涛 * 危险是永存的,安全是相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我们只要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监控,加强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安全技能,加强安全管理 ,发现隐患及时治理,不安全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 第九部分 案例一 一、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平方米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 53平方千米,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 二、中石化的安全管理经验 1、大局观念:保安全就是保政治,保稳定,保大局。 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3、安全管理的根本之策,重“三基”,重视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查“三违”,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反“三个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 * 4、一岗一责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明确。 5、安全监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管理。 6、到位的安全检查。“严之又严,吹毛求疵,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7、对生产经营状况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识别。“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链长而多,连续作业”。还有“乱世当用重典治,重病须靠猛药医”。 * 8、强化自身的约束机制,包括完善制度,练好功夫,打好基础,落实责任。 9、下功夫治理隐患,讲究“见大风于青萍之末,扼隐患于未然之时”。采用“总部监督,分级管理,企业负责”,用“四定”作保障,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 * 10、对待事故的调查处理有科学的态度。“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应归咎为管理上的失误,事故原因要水落石出,吸取教训要刻骨铭心,事故处理要痛之切肤,事故整改要举一反三”。 * 案例二 2005年3月29日,江苏淮安市境内,一辆山东装有液氯危险品的运输车,行至京沪高速公路,与一辆鲁货车相撞,导致液氯运输车侧翻液氯泄漏。31人中毒死亡,214人中毒,5000多户、10000多村民被紧急疏散。 * 事故间接原因 — 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对挂靠的这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疏于安全管理,所运载液氯的生产和销售单位山东沂州水泥集团化工公司无安全生产许可证 — 运输中心未履行监督和检查职责,未及时纠正车主使用报废轮胎和车辆超载行为 — 押运员无工作资质,未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险化学品资质,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知识和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导致伤亡事故损失扩大。 事故性质 — 由于使用报废轮胎、严重超载、事发后肇事人逃匿,由交通事故导致的液氯泄漏特大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 车辆核载重为15吨,实载40.44吨,超载169.9% — 使用报废轮胎,安全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导致左前轮爆胎,行驶过程中槽罐车侧倾,致使液氯泄漏 — 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后逃离现场,未及时报警 * 监管部门重大安全隐患的车辆安全监管的四个环节: 一是车辆超载。这辆槽罐车出厂标示吨位为15吨,在挂牌时公安部门出具的允许吨位也是15吨。但质检部门监制的槽罐却是40吨。 二是车辆挂靠。按照国家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企业不允许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