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王让新 *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角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中西思想家都重视和强调“思考”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思考不仅具有使人更聪明并不被事物迷惑和被愚昧遮蔽的功能,更有证明自己“存在着”的独特意义。 那么什么是“思”呢? *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角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恩格斯:理论思维“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 理论思维的本质就是哲学思维,这一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是思维的逻辑、理论的逻辑必须与思维的对象,即理论研究的对象的历史逻辑相一致。 主观辩证法应当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并符合客观辩证法。 *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唯物史观,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逻辑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角 马克思:“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是因为具备两大特征,并能够把这个方面统一起来,这就是:规律性、目的性。 规律性就是事物的尺度、规律,目的性就是自身的尺度、需要,人能够在自身活动中把两者统一起来。 *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角 在自身活动把事物的规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试图统一起来,这样就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了,由此拉开了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有机统一”的漫长历史进程。 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必须符合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历史逻辑,“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遵循。 * 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体现了规律性和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分析了现实的人为了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人类不得不遵循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尽管有时是无意识的; 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首先要“合规律性”。 * 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了现实的人的几大要素后明确指出,“人还具有‘意识’”。尽管意识开始还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和社会的一种狭隘的带有一定本能性的意识,但当有了物质来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和分工后,情况就不同了。 “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的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的想象某种东西。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 * 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有了意识,人类的活动才真正有了“目的性”,不仅具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目的性,而且有了价值、意义等超越物质层面的目的性; 现实的人的价值意义只要体现在“目的性”; 现实的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并只有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 * 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在恩格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后唯一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全部社会史锁钥的新派别”; 用劳动这把锁钥打开人类发展史之谜的最早的理论尝试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贡献不是经济学思想,而是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异化劳动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全部世界史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的诞生过程”。马克思在这里开始尝试用劳动这把钥匙打开人类历史之谜。 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结构是: 1、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性、本质(真正的劳动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2、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雇佣劳动)使人的劳动发生异化;(不再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目的性的丧失) 3、“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完成了的人本主义=自然主义”,是“人与自然、自由与必然”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多元文化“地球村”》.ppt
- 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ppt
- 版五语下 金色的鱼钩.ppt
- 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课件.ppt
- 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题》PPT课件.ppt
- 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ppt
- 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ppt
- 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课件.ppt
- 版初一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2.2.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23页).ppt
- 版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ppt
-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上册2.6 做一顶帽子 教学设计.docx
- 河北高频考点专训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6.3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docx
- 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八(讲评教学设计).docx
- 第18章 第25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分层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x
- Module 8 模块测试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民版《劳动》(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