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升降浮沉谈方药配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升阳泻火 用于中气下陷之内伤发热证 * . 内伤脾胃,中气下陷,清阳不能上升,而脾湿下流,郁而生热,阴火上冲,致生内伤发热的证候。 发热特点 躁热。即平时卫表阳虚,形寒恶风,甚至自汗,而阴火上冲,则蒸蒸而热,头面浑身躁热,面热如醉,肌热如燎。但移时阴火下降,则躁热自除。此热型寒热不齐,平时形寒,发作则恶热而不恶寒,与外感病的恶寒发热齐作明显不同。 * 元气不足是本,躁热时作是标。故以升阳泻火为法。 补脾胃,升阳气,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升麻、柴胡、防风、羌活等治本。 坚阴泻火,黄柏、黄连、黄芩、石膏等治标。 代表方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参、芪、草、苍术、升、柴、羌、芩、连、膏) 、补中益气汤加黄柏、生地等。 * 升降相因 * . 中焦气滞,肝胃不和,胸闷脘痞,欲嗳不得,腹中胀满,不能转气者。 肝主升发,性喜条达;胃主和降,其气以降为顺。肝胃不和,治宜升降相因。 《经效济世方》以藿香一两,炒香附五两,研末,白开水点服一钱。 藿香可升可降,上能入肺,下能入脾;香附为气血郁滞必用之品,生则上行胸膈,熟则下走肝肾。合而用之,能升降诸气。 * 《圣惠方》二香散,亦属类同方法。治妇人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便,饮食不进。用香附一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调下。能升降气机以安胎。 * 风热头痛,目赤睛疼,头痛如破,溲赤便秘。芎黄散,以川芎配伍大黄、甘草,散风止痛,泻火下行。升降相因,相得益彰。 大黄得川芎,能引至巅顶之上,散风泻火;川芎得大黄,散风止痛而不助火。 此类方法,最宜于风火相煽的病情。如泻青丸(芎、羌、防、大黄、龙胆草、栀子、当归),治肝火偏盛目赤肿痛,急躁多怒,小儿惊风。 芎芷石膏汤,配伍意义亦与此相同。 * 升降水火交通心肾 用于水火升降失常的病证 * . 心肺在上,肝肾在下,脾胃居中,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因此,升降水火,有谓之“交通心肾”者。 具体用药,有几种形式:有升水以制火者,有降火以就水者,更有运脾和胃以升降水火者。 * 降火以就阴 交泰丸,黄连与肉桂配伍。黄连苦寒清心降火,肉桂引火归元。治疗失眠。 《百一选方》朱雀丸,沉香与茯神为伍,为末蜜丸,人参汤调下。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不乐。缘于火不下降,水不上升。沉香沉降摄纳,纳气归肾;配伍茯神、人参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 运脾和胃以降水火 《局方》妙香散,治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寐,饮食无味等症。 人参、黄芪、炙草、茯苓、木香益气运脾,茯神、远志交通心肾,桔梗载药上行,朱砂镇心降火,山药补脾益肾,在下固摄;麝香通经开窍而行药势。合而用之,脾气健运,则水火阴阳即能上下交通。 * 开上通下腑病治脏 下病上取 用于大便不通,或小便癃闭,因气机不通所致者 * . 此类病证,不能用一般的通便或利尿之剂,因病变的重点,在无形之气滞为主,只有宣通肺气,使气化能够下及,才能达到大便通、小便利的目的。 如肠痹便秘,病情较之燥屎坚结,实热不通者稍轻,但往往便秘不通,五七日或十日一解(亦有突然便秘的),胃不欲纳,食亦难下,脘腹痞滞,自感一身之气涩滞,精神昏闷不爽。 * 用开肺气以通大肠之法,取脏腑相应之意。 常用药物配伍,以杏仁、紫菀、枇杷叶、瓜蒌皮等,配以枳壳、紫苏梗、桔梗等,升降上焦肺气,上窍开泄,下窍自通,大便亦自调。 《慎柔五书》介绍经验,“虚损大便燥者,用杏仁、枳壳、苏梗,则能去宿粪。” * 肺痹咳喘,气逆胸闷,烦躁口渴,小便不利;或肺痹之症不明显,但亦见小便不通,少腹胀急。治以宣肺理气,使肺气通调,则小便自利。 常用药物,如杏仁、桔梗、紫菀、通草配伍升麻等。如挟表症者,则伍以解表药,如麻黄、前胡、柴胡等;如挟热邪,则伍以清热药,如黄芩、栀子等。往往能不利小便,而小便自通。 * 亦有大便泄泻,一般治法无效,用下病上取之方而见功者。如《姚仲和延龄方》治小儿泄,或水泻奶疳,用椒红少许研末,酥调,少少涂囟上,日三度立效。或用蓖麻子9个,研烂贴囟上,亦效。 椒红能除湿而温脾补肾。蓖麻子能提拔病气外出。尤其后者,并能治子宫下垂,方用蓖麻仁、枯矾等分,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仁14枚研膏涂顶心。《本草经疏》“其力长于收吸,故能拔病气外出,其性善收。” * 引火归原 用于下焦亏损,虚阳上浮及下元虚衰、阴盛格阳(格阳、戴阳)的病证 * . 肾虚阳浮的见症,如面色浮红,游移不定,面热如醉,倏来倏去。伴见头晕耳鸣,或口舌糜烂,但舌质淡白(景岳称之无根虚火之证)。同时下焦亏损,见腰膝酸软,两足发冷,六脉微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 具体用药,重用肉桂或附子填补真阳,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