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的使用
古汉语“ 之”的用法
(一)之,本为动词。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二) “之”代词用法。
1、“之”的指示代词用法
①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之”的人称代词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②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请子继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三)“之”结构助词用法。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表修饰关系,表领属关系,译成“的”译为“的”; 表同一关系,译为“这样的”。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1)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为词组。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②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孰计之也。《战国策·燕策》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2)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④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滕文公上·许行》
5、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作用。
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孟子·滕文公》
②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公输》)
6、用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
7.用在谓语与后置状语之间
①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孟子·告子下》
②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四)“之”的音节助词用法
①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吾子勉之。(《左传·成公二年》)
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之”的连词用法
《楚辞·九叹》:吟泽畔之江滨。(吟湖畔和江边。)
问题讨论:一、关于“之”的词性问题。
1、关于用在偏正短语和主谓之间的“之”:
1) 介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首创“介词”一类。后来,黎锦熙的《比较文法》、王力的《古代汉语》都持这种观点。
2) 连词:提倡这种观点的是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词诠》。郭锡良《古代汉语》也持这种观点。
3)结构助词:这是语法学界目前通常的说法。王力《古汉语常识》、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均采用此说。
2、关于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的“之”字:
1) 助词:通常的看法。
2) 代词:王力《古代汉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语序的一种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手段。
3) 介词:《马氏文通》、《比较文法》都持这种观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