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型害虫
第三节 卷叶蛾类害虫;1. 卷叶蛾科:
(1)苹果小卷叶蛾(褐带卷叶蛾属 Adoxophyes),别名远东卷,棉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
(2)苹果褐卷叶蛾(褐卷叶蛾属 Pandemis),别名褐卷叶蛾。
(3)苹果大卷叶蛾(色卷叶蛾属 Choristomeura),别名黄色卷叶蛾、苹果卷叶蛾。
(4)黄斑卷叶蛾(长翅卷叶蛾属 Acleris),别名黄斑长翅卷叶蛾。
2. 小卷叶蛾科
(1)顶梢卷叶蛾,别名梨白小卷叶、芽白小卷叶;
(2)苹白小卷叶;
(3)枣粘虫(枣镰翅小卷蛾);
(4)苹黑痣小卷叶。
3. 螟蛾科: 桃白条紫斑螟、梨卷叶斑螟、葡萄卷叶螟、板栗窗蛾等。
4. 麦蛾科: 黑星麦蛾
5. 木蛾科: 苹凹木蛾、卷边虫(苹果卷边木蛾);一、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2. 为害:
(1)寄主植物:
苹果、海棠、花红、梨、桃、李、杏、梅、樱桃、柑橘、石榴、柿子、茶、棉花、花生、刺槐、木瓜等30余种园林作物。
(2)为害症状:
以幼虫粘卷幼芽、花蕾、嫩叶成虫苞,隐藏其中剥食叶片,残留表皮。
也可以啃食苹果、桃、梨、李等多种果实的果皮,果面出现成片的不规则形麻坑状卷叶虫伤-“麻面果”。
;(三)发生规律;胶东果区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6月中旬前后盛发,第一代卵全部产于叶片表面,且叶正面多于叶反面,卵期10天左右。第一代卵的孵化盛期为6月中下旬,幼虫多数行卷叶剥食为害,第一代幼虫期为18~22~26天,第一代蛹期6~8天。
第一代成虫盛发于7月末至8月上旬,第二代卵多数产于叶片表面,第二代卵期6~7天。第二代幼虫的发生期为8月上中旬,小幼虫多剥食叶片或卷叶为害,稍大幼虫多潜藏在贴叶果间、双果间、梗洼处啃食果皮蛀害浅层果肉,造成大量的卷叶虫伤和麻面果。
第二代成虫发生于9月上中旬,第三代卵多产于果实表面,第三代卵期7天。第三代幼虫的发生期为9月中旬前后,幼虫啃蛀果皮造成针孔状虫伤,造成果实后期大量残次果,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成品率。
于9月下旬陆续潜入树体各种缝隙处结白色薄茧越冬。;2. 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对糖醋酒、果汁、黑光灯趋性强。
成虫喜欢选择枝叶茂密、矮化密植的果园产卵,卵聚产呈??鳞状卵块(70~80粒卵)。
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需要较高的湿度,而强降水又影响幼虫的成活。这就是黄淮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种群密度大、危害损失重的原因。
幼虫生性活泼,受惊扰时立即吐丝下垂。幼虫既可为害梢端嫩叶,也可为害梢端下的数张叶片,所卷虫苞松紧程度一般。
苹果小卷叶蛾的天敌:松毛虫赤眼蜂-卵;卷蛾肿腿蜂、广大腿小蜂、卷蛾聚瘤姬蜂、卷蛾黄长距茧蜂-幼虫;舞毒蛾黑瘤姬蜂、卷蛾赛寄蝇-蛹。
;(四)防治方法;4. 化学防治:
抓住幼虫暴露期或各代卵孵化期配合防治其它害虫进行综合防治,杀灭幼虫于卷叶之前。
(1)在苹果花序分离期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或20%杀铃脲悬浮剂5000倍防治出蛰幼虫。
(2)6月中旬结合苹果套袋用90%杜邦万灵(灭多威)可溶性粉剂3000倍或15%安打(茚虫威)浓乳剂2500倍杀灭一代初孵幼虫。
(3)8月上中旬用90%杜邦万灵(灭多威)可溶性粉剂3000倍或15%安打(茚虫威)浓乳剂2500倍或20%雷通(甲氧虫酰肼)浓乳剂2000倍杀灭二、三代幼虫。
(4)8月下旬~9月上旬结合防治三代棉铃虫和二代桃小用90%杜邦万灵(灭多威)可溶性粉剂3000倍杀灭二、三代幼虫。
(5)9月中旬前后结合防治苹果绵蚜用52.25%农地乐(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倍或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或2.5%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杀灭三、四代幼虫。;二、顶梢卷叶蛾(Spilonota lechriaspis);(三)发生规律;(四)防治方法;三、枣粘虫、枣镰翅小卷蛾 Ancylis sativa;(三)发生规律;第三代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四代卵散产在叶片的正面主脉两侧、枣果表面。第四代卵期6~8天,第四代幼虫发生期正值枣果着色期,幼虫除吐丝缀叶为害外,还将叶片粘贴果实,藏匿其中啃食果皮和果肉,并从果柄基部蛀入果内,食害果肉,引起大量的落果现象。
第四代幼虫于9月上旬陆续转入越冬场所结茧化蛹越冬。
枣镰翅小卷蛾成虫飞翔力差,趋光性强。
幼虫共五龄,生性活泼,振动枝条吐丝下垂逃逸,手触及头部常跳动或迅速倒退。
幼虫为害叶片常呈网状,为害枣花常枯黑一片,为害枣果造成啃果和豆沙馅。
幼虫老熟后可在虫苞、果内和树皮裂缝等处结茧化蛹。其中生长季节多在卷叶虫苞中化蛹,越冬代幼虫多在树皮裂缝中化蛹。;(四)防治措施;四、黄斑卷蛾 Acleris fimbriana ;(三)生活史
在辽宁、河北1年发生3代,山东、山西、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