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丁寮水库土坝渗漏灌浆补强的处理和应用.doc

浅谈丁寮水库土坝渗漏灌浆补强的处理和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丁寮水库土坝渗漏灌浆补强的处理及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师 林百彰 摘要: 水库土坝被白蚁掏空坝体是南方一些中小水库经常遇到的问题采用“复合人工膜”防治办法效果不理想,而采用填充式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可有效的堵塞白蚁掏洞造成的漏水通道,解决蓄水难题。本文阐述水库均质土坝灌浆补强的重要性,尤其对一些质量差,经常发生湿坡,渗漏的“三自带”大坝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文主要讨论土坝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对湿坡、渗漏的问题,分析灌浆的原理、方案、步骤。讨论灌浆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一、前言 建于五十年代的小(一)型水库,其大坝大多为均质土坝。 由于当时主要是靠人力夯筑而成,民工“三自带”,又由于大坝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上、设备上、资金上等不足原因,在这种条件下建起来的土坝,其质量较差。因此,在蓄水运行中,蓄水效能得不到全部发挥,且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渗漏和湿坡现象,而且渗出的水流经常带有白蚁,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大坝的安全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千里金堤,溃于蚁穴”。湿坡、渗漏、蚁穴是堤坝大问题! 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对大坝进行灌浆补强加固是有效的方案,下面就以丁寮水库大坝灌浆方案为例作讨论。 二、工程概况 丁寮水库位于福建省诏安县金星乡丁寮村,均匀土质坝,坝顶高程: 42.5米、坝长:380米 、 坝高:17.5米、集雨面积4.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34.20米,相应库容127万m3,灌溉面积6.7万亩,属小(一)型水库,其对下游金星乡的六大乡村的自来水“人饮工程”生活用水,对下游农田及工厂用水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旱季,作用更明显,在汛期对下游的洪水亦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勘测,即达到正常水位,高程在34.20m时,背水坡左侧及放水涵洞高程:27~28~29M之间周围多处有严重湿坡、浸坡现象,坝身在平台处湿坡严重,如果水位达到溢洪时,其渗漏和湿坡就更严重。 经过分析,坝体土质含沙量较高,碾压不密实,蚁害较重,因此在高水位时引起大面积湿坡,发生渗水现象,另一存在原因更不可忽视,就是白蚁蚁巢,坝体被蚁巢掏空,而且位置十分隐蔽,往往不易被发现到,发现时,工程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泄漏,滑坡跌窝,重则决坝、垮坝,因此在灌浆时也应把防治白蚁灭蚁作为重点之一。(附图1如下:手册) 四、加强方案选定 ㈠方案比较 通过对丁寮水库背水坡湿坡及小股渗流,带有白蚁的原因分析,初拟三个加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1、土工膜防渗处理  1.白蚁危害及其前期处理   1989年,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在该库挖土栖白蚁巢7窝。1990年夏季普查发现大坝背水坡左侧及坝中部有3处明流渗漏,渗漏流量随着库水位抬高而增大,当时坝体采取了埋药、诱杀等措施。1992年在大坝背水坡桩号0+105m、高程28.5m处发现蚁洞跌窝深约1m,直径0.9m。鉴于该库渗漏严重,在当年除险加固工程中应用“复合土工膜”防渗试验,将迎水坡基面整平,采取大面积铺膜止漏措施,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止漏效果。   2.水库发生管涌及抢护过程   该水库用“复合土工膜”在迎水坡切断了白蚁取水通道,破坏了白蚁活动正常规律。天气越是干旱,白蚁越是顺着塑膜层四处掏洞寻找水源,年久祸成,将塑膜层底部泥土掏空形成空洞。   1995年3月10日雨后,该库管理员发现迎水坡桩号0+083m、高程27.5m处塌陷。当时库水位较低,在修复中发现坑内有较多白蚁活动,翻起浮土,用竹棍锥探“复合土工膜”底部,泥土已被白蚁掏空,出现跌窝现象。当时在该处采用农药拌和毒土筑层夯实。   同年6月11日8时当库水位上升至34.2m时,桩号0+083m、高程27.5m处发生浑水管涌。在紧急关头,金星乡迅速调集50余人投入抢险,通过降低水位,抢筑堤坝,控制了险情。   3.险情遗留后患   一是桩号0+102m、高程27.70m处,迎水坡下陷12m2、深0.3m,向下游漏水。二是在桩号0+370m、高程28.5m处,发现坝基山体漏孔,顺漏水洞追挖已挖出3个副巢空腔,直径10~25cm,用潜水泵向该洞灌白灰水,20分钟后发现从坝外50m自然山坡漏水洞溢出。25分钟后又有从原管涌洞溢出,上述情况说明,自然山体漏洞与管涌洞属蚁洞串连。三是外坝肩桩号0+094m,高程30.50m,雨后发生坍塌,直径2m,深2.50m。四是勘探发现桩号0+108m~0+213m、高程27.20m~31.50 m坝体出现纵向溶洞,长26m。放水涵洞由于采用水泥管年久,上面周围坝体也渗漏及湿坡严重。 由于丁寮水库为均质土坝,若采用土工膜进行上游坝坡防渗处理,需将库水位放干,从坝底开始铺设,土工膜至坝顶(或设计水位)不仅土工膜面积大,工程造价高,而且将影响灌溉效益,工业用水效益及自来水“人饮工程”经济效益,也影响到居民的正常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