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书,考研大纲.pdf

2017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书,考研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政治基础班讲义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考点01: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 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惨败 后,帝国主义掀起划分中国狂潮,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他们把向 西方学习推进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 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 新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主要有: 1. 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 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 “公车上书”。 2.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 《变法通议》, 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3.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 《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 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4. 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 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6. 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 《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 《国闻报》以 及湖南的《湘报》等。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 首先,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 “祖宗之法不可变”,否则就是 “违背天理”。而维新派 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危亡。 2. 其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认为只有,“兴民权”、 “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 3. 最后,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守旧派反对西学,科举八股是绝对不能触动的。 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 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 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 束缚的思想,也开始改变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三)百日维新 1.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 “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 “戊戌变法”, 又称 “百日维新”。其内容主要有: ①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 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 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②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 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 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③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④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 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 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2.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些政令和措施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 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3.1898年9月21 日 慈禧太后以 “训政”的名义,重新 “垂帘听政”,将光绪皇帝软禁于中 南海流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9月28 日,谭嗣同、 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 “戊戌六君子”。 4. 1898年的 “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 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北京 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 维新变法的政变,史称 “戊戌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考点0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 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掀 起了变法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