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58.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解析1
丁年 胡爱兵 任心欣
摘要 城市道路雨洪综合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圳市在低影响开发雨洪综合管理方面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其应用已初见端倪。本文对比了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与传统市政道路在排水系
统设计方面的差异,详细剖析了深圳市光明新区已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示范工程,并对其径流量控制与
污染物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道路在暴雨设计重现期为 2 年一遇的情况下,年降雨量的 66%可
入渗消纳,转化为地下水资源;道路雨量综合径流系数可降低至0.36。污染物控制方面,该道路径流污染
3
物控制量达392m ,雨水经绿化带植生滞留槽入渗后,其中的TSS、TN、TP、重金属等污染物可得到不同程
度的削减。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市政道路 植生滞留槽 效果评估
城市洪涝及径流污染、雨水资源的流失、排水系统的老化落后、水环境恶化是我国快速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三种主要下
垫面之一,其雨水径流量大,污染严重,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对一般城市
[1]
建设区,道路次降雨径流量约为 25% ,却产生了40%~80% 的污染物 。因此,道路是城市
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传统的道路排水设计是以雨水的尽快排除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方式存
在诸多弊端。探求如何满足环境、生态、经济等多重效益的道路雨水净化利用措施,是当前
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实践证明,低影响开发模式可有效缓解上述矛盾。
[2]
作为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 ,深圳市光明新区在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
水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光明新区已完成两条市政道路的低影响开发
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其余市政道路在建或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已完成的两条市政道路均
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设计和建造,综合应用植生滞留槽、透水沥青、透水砖等设施,其
在雨水径流量控制和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将发挥有效作用。
1 低影响开发概念
低影响开发(又称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理念是上世纪九十年
代末由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市、波特兰市共同提出的一种暴雨管
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
[3]
击和破坏 。对人类敏感而脆弱的水生态系统而言,低影响开发理念要求通过分散的、小规
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区域开发建设后尽量接近于
1 国家水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 (2010ZX07320-003 )
2
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下图所示为LID 模式与传统排水模式在控制雨洪方面的差异 。
城市管网城市管网
直接排放直接排放
流流
量量
((
mm
33
//
ss
)) LIDLID 模式模式 传统暴雨控制传统暴雨控制,,如滞如滞
留塘或湿地留塘或湿地
城市开发前城市开发前
时间(时间(hh ))
图1-1 低影响开发原理示意图
2 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