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 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在七五期间建成了大科学
工程重离子加速器 (HIRFL;1.2 亿元),为国内外数十个研究单位提供了实验研究条件。1997
年又建成了具有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的放射性束流装置(RIBLL;1500 万元)。国家“九
五”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 2.9 亿元)于 1999 年正式动工,2006
年调试出束,目前正在逐步投入使用,是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实验基地。除了重离子
回旋加速器 HIRFL、 CSR和放射性束流装置 RIBLL、RIBLL-II之外,实验探测装置主要配备
了多台高纯锗和 Glover 探测器、带电粒子球等通用装置;还有多种专用的 He-Jet 快速带
传输系统、在线熔化铅靶热色谱分离装置、快速传送反应产物的跑兔装置、束流脉冲调制装
置、在线同位素质量分离器、时间位置探测装置以及位置灵敏带电粒子、中子探测装置等;
同时还配有较先进的核电子仪器及相应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系统。目前正在建设速度选择
器、单粒子鉴别装置、新的超重谱仪、CRS 外靶探测装置等。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立的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国内核物理实验和理论
研究基地。HI-13 串列加速器于“七五”期间建成(6000 万元),已稳定运行十五年,面向
全国,是国际上高效运行的同类加速器之一。在HI-13 串列加速器上于“八五”期间建成了
低能放射性束装置GIRAFEE(500 万元),已产生11 17 7 13 6
C、 F、 Be、 N和 He等放射性束用于物理
实验。目前正在兴建“北京放射性束装置(BRIF;3.9 亿元)”大科学工程。实验探测装置
方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合作建立了由 14 台反康高纯锗γ探测器组成的高效高分辨γ探
测装置;配备高分辨Q3D磁谱仪、加速器超灵敏质谱仪、高能γ谱仪等实验装置。 串列加速
器实验室的核电子学设备、在线数据获取和离线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公用探测器提供了开展物
理实验的公共基础条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拥有 1.2 米回旋加速器及在线同位素分离器,2×6 串
列加速器,4MV 静电加速器等设施,开展低能核物理,核天体物理的基础研究,是国内早期
建立的低能核物理的实验研究基地之一,目前正在筹建基于上海光源的激光-电子-伽马光
源并开展光核物理、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核物理研究室在所内以及国内外的大科学装置上开
展了一系列重要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
重点高等院校是我国开展核物理研究和培养核物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是国内高
校中首先设立培养核科技人才的单位。核结构理论工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孟杰教授等
预言了巨晕核等,在国际上引起热烈反响并被列为各国新建大型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的主要
物理依据之一。北京大学建成了 2x6MV、2x1.7MV 串列加速器和 4.5MV 静电加速器等一批配
套的低能加速设备,并建立了国际水准的粒子探测器实验室,在大科学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
承担硬件研制任务。近年研制的带电粒子望远镜系统和中子球装置等在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核物理研究室建于 1956 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两个核物理专
业之一。庄鹏飞教授在新的核物质状态的研究中,发展了非平衡输运理论,在国内外有相当
的影响。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 GAMMASPHERE 探测设备的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内原子能院进行的
高自旋方面的实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也在放射性核束物理基础研究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五”和“十五”期间,通过若干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特别是上一个
973 项目的支持,我国的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跨入了国际主
流竞争的门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1. 新核素合成及超重新核素研究
259 265
合成和鉴别了超重新核素 Db(Z=105)和 Bh(Z=107),使我国首次跨入超重核区。实验
测得259Db 的α衰变能量为 9.47 MeV,半衰期为 0.51 秒,进一步验证了N =152 形变子壳的
存在。测量得到了265Bh的α衰变的平均能量为 9.24 MeV,同时根据测量到的每个衰变事件的
寿命,由稀少事件半衰期分布的最可几计算得到265Bh的半衰期为 0.94 秒。在重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