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助人与利社会行为
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個人願意擔負起援救責任 責任分散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當目擊者人數增加,每個旁觀者的助人責任感就隨之減少。 現實環境中,處於匿名狀態通常容易出現責任分散現象。 某些社會角色可以增加個人責任感,例如醫師、警察等職業。 影響助人的因素 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步驟四:決定如何救助 覺得自己有能力時,會設法給予直接救助,或亦可設法呼救,提供間接救助。 然而若覺得自己毫無辦法幫忙,則可能放棄救助。 影響助人的因素 旁觀者決策歷程:援助五步驟 步驟一:注意到事件 步驟二:詮釋理解 步驟三:承擔責任 步驟四:決定如何救助 步驟五:做出救助行動 群眾抑制(audience inhibition):害怕自己在大眾面前出糗,可能放棄救助 成本利益考量:認為付出代價太高,而不願救助 以上每一步驟都可能因故受阻,使人最終未能伸出援手。 影響助人的因素 助人有性別差異嗎? 某甲奮勇跳下河流拯救失足落水的孩童 某乙每天陪肢體障礙的鄰居孩童去上學 你認為上面兩件助人行為中,某甲與某乙的性別較可能為男性或女性? 男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英勇騎士 緊急危難中救助陌生人、有旁觀者、受助者多為女性。 女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慈愛照顧 需長期花費心神照顧、非緊急狀況、無旁觀者、受助者為較親近者。 影響助人的因素 助人有城鄉差異嗎? 都市人比鄉村人冷漠嗎? 這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個性或情境因素? 人格差異的觀點:都市人個性冷漠;小鎮居民則具有樂於幫助陌生人的個性。 都市過度負荷假說(urban-overload hypothesis) (Milgram, 1970) 都市人之所以冷漠,乃因都市生活容易使人因為資訊過多而封閉自己,並非都市居民個性如此。 換言之,這是環境因素使然,並非人格因素。都市居民到了鄉間也會樂於助人,鄉村居民來到都市也會變得冷漠。 影響助人的因素 居民流動性 長期住在相同地方的人,比較可能參與社區利他活動。(都市的居民流動性高,故助人行為低) Milgram的遺失信件實驗法 將一些信件貼好郵票,放在郵筒附近,看看有多少人會幫忙丟進郵筒。 你可以依研究目的,改變收信人單位或性別等變項,也可以將信放在不同地點(城市或鄉村)。最後寄回的地址都一樣,便可以進行統計。 影響助人的因素 助人行為有文化差異嗎? 個人主義文化比集體主義文化還冷漠或熱心? 一般而言,所有文化中,人們都比較願意幫助內團體成員(自己人),而較少幫助外團體(外人)。 內團體(in group):個人所認同,覺得自己屬於其中一份子的團體。 外團體(out group):個人認同以外的團體。 集體主義文化中,內團體與外團體的區分通常比個人主義文化還明顯,人們也更重視內團體的需求。相較於個人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去幫助內團體,而且更不會去幫助外團體成員。 影響助人的因素 全球助人行為實驗(Levine et al., 2001) (p.473) 在全球23個城市(包括台北)進行實驗。實驗者假裝腳受傷、在某路人旁掉筆或雜誌,或是扮演盲人過馬路,觀察對方是否幫忙。 助人行為排行最高的六個城市 城市 助人排行 經濟排名 里約熱內盧(巴西) 1 16 聖約瑟(哥斯大黎加) 2 15 馬拉威(馬拉威共和國) 3 22 加爾各達(印度) 4 21 維也納(奧地利) 5 4 馬德里(西班牙) 6 9 影響助人的因素 全球助人行為實驗(續) 助人行為排行最末的六個城市 城市 助人排行 經濟排名 台北(台灣) 18 -- 索非亞(保加利亞) 19 17 阿姆斯特丹(荷蘭) 20 6 新加坡(新加坡) 21 2 紐約(美國) 22 1 吉隆坡(馬來西亞) 23 10 影響助人的因素 如何增進助人行為? 同理對方 人不見得總是希望被人幫助,如果接受幫助反而顯得自己很差勁,便可能保持沈默而不求助,即使這樣作會導致其失敗。 因此,助人的目的應是鼓勵對方,強調我們對他的關心,而非凸顯我們的能力或技術,否則可能反使對方感到自尊受威脅,甚至變得自暴自棄。 許多情況下最佳方式是採取間接幫助,聯絡專業人員協助。例如,見人受傷,聯絡專業醫護人員處理;郊區看到他人車子拋錨,聯絡拖吊人員;即使受過CPR訓練,施救前也要先打119。 增進助人行為 如何增進助人行為? 發生急難事件時,以視線、手指或直接請求他人幫助,能有效減少責任分散的效果。 心肺復甦救生課中,除了學習急救技術之外,還要學會如何控制急難現場。 例如,遇到
文档评论(0)